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winny

[讨论]道德底线,女性的尊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3 18: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讨论的重点已成为:口说道德的行为,以及用道德指责他人的行为,这两种行为是否是不道德的。呵呵,一提“指责”就不道德了吗?心理承受能力也太低了吧?如果说这样的行为不道德,那么这样的言论,无疑在遏止道德的宣传和维护。<br /><br />另外“道德是用来自己做的”这一要求,也很值得商量。如果你在车上,你怎么做自己的道德又保护自己?保护自己是动物的本能,动物也能做到,你总不能说保护自己就是道德吧?<br /><br />为什么习惯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呢,为什么不从受害者角度看呢?看来生活很滋润了,而且认为自己这辈子百分百不会成为受害者,所以就有闲工夫旁观。<br /><br />至于我会怎么做,前面已说过了,自己去看。我建议那样做,不过是猜测司机会忌惮自己的工作以及乘客的公愤,同时保留一些司机的面子,让他想发作也发作不了。<br /><br />说这么多,不是想跟你分胜负或争风头。《亮剑》里李云龙面对马政委一贯正确的言论,他想到的就是“复读机”,不过那时没有这机器罢了。自己去看看小说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1 18: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楼上的都太有才了!</p>
<p>法治不止一两天,但还是有人无法无天!舆论也很高调,可舆论毕竟没有法治那么黑白分明方便执行威慑罪恶。</p>
<p>想了一下,要是我在车上呢怎么办?</p>
<p>我想我也许会要求下车吧,先保住自己的安全再说,这种事情太恐怖了!</p>
<p>一辆车的空间太小,没有逃匿的处所,也看不到全车人的心是黑还是白,道德是红还是绿,作为一个女人我要逃!</p>
<p>不敢想象那个女孩的当时的心理受到的摧残!</p>
<p>但当时如果是在车上的女性,都会如我般的感到恐惧吧。谁知道后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呢?!</p>
<p>我要下车,下了车再说,然后在打电话求救,救我也好救她也好,毕竟在黑乎乎的高速公路上,也是很恐怖的,她聪明点的就跟我下去也总比在车上好吧。</p>
<p>记得好多年前也有过这样的报道,一个小姑娘是和自己的亲哥哥同乘一辆车,却遭遇了比这个姑娘更惨不知道多少倍的凌辱!后来发展下去还殃及车上的另外(一个还是两个?我忘了)年轻姑娘。</p>
<p>亲哥哥都不敢救她,悲哀吗?!</p>
<p>很悲哀,我们是弱者,动粗永远都是输家,除非是黑段,否则只有玉碎也不做瓦全了!</p>
<p>笼罩着我的是恐惧,我还来不及愤怒。</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1 19: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帖子放出来多天了,也是今天才看到,看完让我想起几年前看过的一个案例,与主楼的陈述的女孩遭遇差不多。我没有认真看楼上老西和浪兄的激辩,却想到另外一些:</p>
<p> </p>
<p>1、从最后那段来看,受害女孩就是弱者,一位涉世未深的女孩,如果她出惯远门,见过一定世面,想必也不会让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楼上CC姐说她活该,那真是挺寒心的,试想如果是自己的姐妹亲朋,这句活该我真说不出口。</p>
<p>2、看完这个案例,更觉得我们做助学是有意义的事情。学校在自我保护方便教育的缺失,还有这年纪轻轻就出远门的小姑娘,说不定根本就是因为不得已不再读书而出来的。。我们听过很多案例都是农村里一些出来打工的姐妹备受欺凌,而往拄这些人群,她们根本不懂、不敢、也没有足够的机智去救助自己。所以,当她不能实施自救,外人也漠然视之的话,只会助长这些恶行。</p>
<p>3、我们的这个社会,真的需要教育大家多认识一些自我保护的知识,像之前的地震,还有平常遇到的一些突发公共事件,没有一点常识的我们,根本就措手不及,如果条件允许,平时大家就应该多学习一些自救知识。</p>
<p>乍一看到案例,还真以为是讲几年前的事,谁知道看日期却是八月的,这样的事情真不少,随时提高警惕,也是在外女孩必备心理准备。</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2 09: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啊,出现了问题要想解决办法,而不是放几个道德空炮。如果靠谈道德就能解决问题,中国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6 15: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当道德被剥夺了谴责功能时,也许就剩下伪装的功能了。如果谈制度就能解决问题,西方国家早就实现共产主义了。</p>
<p> </p>
<p>一边架空道德,一边又说自己在做道德。不禁想起毛主席笔下的好好先生,那是从来不指责别人的。</p>
<p> </p>
<p>这个平台,也许有很多小学生在接受他们人生对道德的第一课,留点口德,不会亏了你的。</p>
<p> </p>
<p>如果资助的学生最后成为一位完全依靠制度,而不道德的人,我想这是每个资助人都以为耻辱的。一位丧失了用道德来指责他人勇气的人,我不知道此人是否还算是一位道德人,或者正常人。</p>
<p> </p>
<p>如果说不能用道德指责别人,难道用制度指责别人,就可以解决问题?难道我们整天嘴巴上只能挂制度?累不累啊你!嘴巴挂道德就虚伪,挂制度就不虚伪?</p>
<p> </p>
<p>出现了问题要想解决办法?哦,小孩子性早熟,大人性泛滥,就想个避孕套箱子免费发送。怀孕了,就发明个堕胎。</p>
<p>为什么一定要问题出现了才想办法?为什么不提倡道德教育,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p>
<p>对药上瘾了,就忍不住要把身体弄坏了,好吃上药。什么逻辑?没事找事。</p>
<p>一边抨击着以前的道德圣人,一边暗示和标榜着制度圣人。</p>
<p> </p>
<p>也许上面的话有些重了,不是想争个胜负。但我们所说和做的,确实时刻在影响社会。希望读者能自己谨慎判断吧。</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4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一位大制度小细则,条条框框一大箩都想得出来的人,一位这么聪明的人,对道德不要说条条框框想不出来,竟然还以为是大道理,真是太令人奇怪啦!</p>
<p> </p>
<p>2、《美军战争家书》上,有一段话,大意是:当我们四处寻找敌人战斗时,却忘记了自己在为什么而战。那些放着制度空炮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他们四处寻找“不平常人”并针对这些人制定各种制度时,他们早已忘记了自己在为什么制定制度了。</p>
<p> </p>
<p>3、这个论坛里,一些人是很推崇美国制度的,认为美国的制度不是空炮。这些人为什么不翻出《独立宣言》等经典看看,看美国人把什么放在制度之上的呢?</p>
<p> </p>
<p>4、有人说,道德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是用来要求别人的,更不是拿来指责别人的。我只想问这些人,您们教育自己的子女时,是用制度来教育,还是用道德来教育的?当您们指责子女时,是用制度来指责的吗?如果您们用道德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却用制度来教育别人的子女,按您们的理由,是不是有些薄待自己的子女,而厚待别人的子女?难道您们的子女,对您们来说,不是别人而是您们自己?</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6 09: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唉..又唔够人打..边敢出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09: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酱油的,当然不够胆和做俯卧撑的斗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5: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网上辩论其实是很无聊的事情,看浪贤弟把那么多不相干的事情都能扯到一起,看得我头晕眼花,只好甘拜下风。</p>
<p> </p>
<p>我这个人比较现实,考虑的都是如果我遇到这个情况,理性地说,我会采取什么行动的问题,自然显得格调不高。我丝毫不怀疑浪贤弟品德高尚,光明磊落,但是,我习惯性地看到喊高调的人就心理犯虚,有一种被忽悠恐惧感。比如抗日战争的时候,日本人眼看要打入南京,国民党高层开会,大家都一致要逃跑,只有一位仁兄(好像是唐生智),慷慨陈词,誓与南京共存亡,搞得老蒋都热泪盈眶,可惜,这哥们没抵抗半天,就偷偷跑了,搞得那么多军队群龙无首,被日本人搞得全军覆没。文革就更不用说了,我一直认为,大家能改掉用道德杀人的习惯,中国就不会再出现个文化大革命,否则真的难说。</p>
<p> </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7 18: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件事如果换个位置发生在农村,那人一定会死得很惨.由此可见,有时知识跟道德成反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0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原来文化大革命时,是用道德在杀人啊?受教啦。</p>
<p> </p>
<p>唱高调的,一般逻辑严密,否则怎么忽悠您老人家哩?肯定不会象我这般,东拉西扯一些不相干的事嘛。</p>
<p> </p>
<p>孔子说:“仓廪实,礼仪兴。”老子说,道德坏,而礼仪出。由此可知,仓廪实时,道德坏,才有礼仪兴。物质是精神的基础,说来也真不错。就是物质少时,精神上道德比较强。物质多时,精神上礼仪比较强。</p>
<p> </p>
<p>老兄,您现在怕的,究竟是道德,还是礼仪?两者中,究竟是什么在忽悠您呢?</p>
<p> </p>
<p>网络上随便讨论一下,说些无聊的事,何必那么认真?如果您认为一定要讨论不无聊的事,那么倒有点显得不太现实咯。</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4-6-2 17:28 , Processed in 0.063732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