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14|回复: 1

【转】行善,有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2 10:42: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aragraph]
行善,有道                    
不为因果而行善。                     
不必纠缠在行善者的心态动机上。

不能助长骗子,不能助长懒汉。

不仅要善其物,更要善其心。
勿以善小而不为。


来源:人民网 作者:邵道生



何为行善?

[blockquote]
《礼记》曰:惟善以为宝。[/blockquote]


这里的善,指的是道德意义上的善,就是善良、美好、友好、亲善。它是伦理道德范畴中最为一般、经常的概念。这一概念的“外化”,就是善行,就是善举,就是对社会、对他人符合道德要求的、通常是具有有益后果的行为。“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是善行,解人急困、慈善捐募是善举,捐粮派米、赠医施药、兴办义学也是善举。善举、善行,不论大小,统统都属于“积德行善”的范畴。



一个社会善行(善举)越多,那么,这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就越高,人群关系就越融洽,社会的凝聚力、亲合力、向心力就越高,这个社会也就越稳定,老百姓就越喜欢这个社会。资贫助弱,扶危济困,散银分帛,举义行善,本是我们文明古国的传统,中华民族的美德。正是这种传统美德,为民族为国家源源不断地增添着巨大的凝聚力。


人为什么要行善?


有的学者提出了行善的“六种心态说”:

[blockquote]
一是功利原则:博取美名,沽名钓誉;
二是快乐原则:乐善好施,潇洒快乐;
三是积善原则:多行善举,业修来世;
四是反身原则:恻隐同情,将心比心;
五是幸福原则:德被他人,完善自我;
六是理念原则:善之为善,先验命令。
[/blockquote]


从心态、动机上去分析当然是学问家做学问的一种方法,不过,从实践的观点来看,也不必纠缠在行善者的心态动机上,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凡是公众人物为慈善事业作点贡献,立即就会招来众多的指责:“某某又在作秀了”,将他臭骂一顿,骂得他比不行善还坏,如此这般,实有些过分,此风一长,谁还去行善?!正因为有这样一种风气存在,所以,中国富豪实施低调行善的“策略”,据统计有至少一半的富豪要求慈善组织对其捐款事实及数额“保密”,这种“低调行善”与国外富豪的“张扬”恰恰相反。



所以,正常的心态是该赚钱的时候拼命赚钱(当然是要合理、合法),而该行善的时候也“大手大脚”地行善。有千亿美元的财富比尔暨梅琳达· 盖茨是个商场赚钱的老手、行家,然而在行善上却绝对不是吝啬鬼。譬如,盖茨夫妇成立了比尔暨梅琳达· 盖茨基金会致力于出资协助全球医学研究工作、改善不发达国家的医疗水平,资助各大学成立奖学金。比尔盖茨的老爸,退休后的嗜好就是帮儿子花钱,不过他花钱是为了做善事。老盖茨最近在伦敦慨然捐出2亿1000万美元给英国剑桥大学成立奖学金。他对记者说,他的退休生活奇乐无比。律师退休的老盖茨,晚年大部分时间就用在挥霍他儿子赚来的大笔财富上,把这些钱拿来捐赠给全球各地的医疗和教育计划。盖茨本人早就宣布死后要将99%的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


我们不必在行善的心态动机上多做文章,只要他是真正地在行善,就应该赞赏,就应该提倡。


为什么行善不易?



不过,举善、行善说说容易,要学会真正的举善、行善是很不容易的。


这是因为善是与恶相对立的伦理道德。所以大凡真正的行善者,都是有良心的人,有同情心的人,都是真诚的人,是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不能真正恨恶的人是不能真正举善的。那么恶人会不会有善行、善举呢?也会有,但得有一个前提条件,即“天良发现”了,弃恶从善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一边作恶一边行善的人有没有?有,真还不少。但那不是真正的行善,而是伪善,是道貌岸然的伪君子。


这是因为大凡真正的行善者、善举者都是不图回报的。清人朱柏庐曰:“善欲见人,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在真正行善者眼中,乐善好施既是过程,又是目的,是他的人生一种追求,是美的享受,是幸福的体验。不过,现在有许多善,商业化色彩很浓、很重,做了一点善事,就要求为企业、为个人扬名,或是要求新闻媒介吹嘘一通,或是要求被施者为其留个“功德牌坊”。这种为名誉所为的善,其实也是在要求回报,其善亦是不诚的。


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有两种含义:


一是对那些乐施好善有功者,因为他们对社会作出了较大的贡献,社会要以他为榜样,进行歌颂;



二是大凡那些成人善事者,当他们自身有困难时,其他人也会乐于行善于他。


如果以回报作为自己举善前提条件来理解“善有善报”,这是天大的误解,所以,举善应该是“不为因果而行善”的。有些人说得好,人们之所以要“积德行善”,并非积累进入天堂的资本,而只是实现了与人为善而已。我们需要的是提倡这一种境界。



这是因为大凡善行、善举都是一种“付出”,其精神更可贵。好人不作恶,值得称赞,但是,好人不一定都会行善,而那些行善的好人,就更要赞扬了。帮助“后进者”或落后分子,是一种时间的付出;施善钱财,是一种物质的付出;见义勇为与歹徒相斗、相拼,则是身体甚至生命的付出。这些付出,难能可贵,在当今物欲化盛行的社会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这是因为当今要学会行善、举善真还是不容易的事呢。譬如说,在骗子甚多的当今社会,有的人装出一付可怜相、狼狈相,你行不行善呢?我想,是不行的,我们不能用举善去“善”出一个“万元户”来。也有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本来确是举善的对象,但是,善款多了,这些人的心也变了,不思进了,变得懒了,变得贪图享受了,躺在善款上过日子了,这种过度的举善失去了行善的本来意义,使被施善者走向了反面,就很不足为取的了。善举,不能助长骗子,不能助长懒汉。


举善,不仅有“度”的问题,还有质的问题:即不仅要善其物,更要善其心,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举善是不是对行善人一点“好处”都没有的呢?并不是。


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对2700多人进行了14年的跟踪研究,其研究课题是“社会关系如何影响人的死亡率”,他们的研究结果是:一个乐于助人,和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在男性中尤其如此;相反,心怀恶意、损人利己、和他人相处不融洽的人死亡率比正常人高出1.5至2倍。他还指出,不同种族、收入高低、体育锻炼以及生活作风都不能影响这个具有普遍性的正确结论。


行善长寿的原因是什么?


这位研究人员指出,从心理角度看来,乐于助人可以激发人们对他的友爱感激之情,他从中获得的内心温暖缓解了他在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焦虑。从免疫系统角度看,常常行善的人有益于人体免疫系统。反之,如一个心脏病常常发作又对他人怀着敌意的人,其心脏冠状动脉堵塞的程度就越大。再如处处视别人为敌的人,往往一触即发,暴跳如雷,容易使血压升高,甚至酿成任何药物都难以治愈的高血压。总之,行善有助强化人的免疫系统,调节身心“合二为一”,有利健康长寿。 我想,这也许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善有善报”吧!


总之,善是一种美德。我们应该多做一点减轻他人忧愁、痛苦或是增进他人快乐、幸福的事。而且举善,应该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人都应当为社会为他人积德行善,哪怕仅仅是力所能及的一点小小的善事,如果一个社会“举小善”成为风尚,离“大同”也就不远了。


(本文原标题:勿以善小而弗为的举善 发表于2003年,此时作者患白血病已16年。)



作者简介
            
邵道生,江苏无锡人,1942年5月8日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纪律检察委员会特约研究员。人生虽短,但曲折而坎坷、沉重而“有趣”。几笔勾画如下:
自己最大的人生奋斗目标:事业有成
自己最喜欢的座右铭:越挫越奋
自己做学问的最大特点:勤奋
自己精神作品的最大特色:与他人、前人“保持一点不一致”
自己最看不惯的人:善弄权术的“大人”和不学无术的“小人”
自己最喜欢做的两件事:写书和跳舞
自己人格上的优点和缺点:实话实说和不肯低头
自己最差的一门“学问”:人际关系学
自己对付不公、不平的最好的武器:多出社会欢迎的成果
自己还留下的一个心愿:想“打破”白血病人生存的最长时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7-7 11: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侠之小者,为友为邻。
行善之事,说善之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4-5-13 11:46 , Processed in 0.06296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