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br />人一生中充满了决策,从早上闹钟响开始,就需要做出第一个决策,到底是继续赖床还是爬起来,有很多很多的决策是我们自己也感觉不到的,因为已经成了习惯,但是习惯也是因为累积而来的,因此决策并不是只属于小部分人的 <br /><br />对于一件需要团队协作的事情来说,决策同样也不属于小部分人,事有专功,每个人都需要负责不同的工作,而自己所负责的那部分,就需要自己来进行决策了,每个人都为自己所负责的工作来做决策,才形成了分工协作,如果本应该自己去做决策的事情,却仍然要找人来代自己做,那种情况在生活中称为不成熟,甚至有更难听的就不说了,在工作中就会有两种说法,一是无能,或是逃避责任,因此该做决策,而且这个决策也是自己份内应做的,还是应该去做的,我们总不能一辈子去问妈妈,早上起来穿什么衣服都要妈妈帮我们来找的 <br /><br />所以决策也是一种责任的表现 <br /><br />这里说的助学是单指民间性质并且基于网络为主要沟通平台的助学,要在助学中做出决策,首先要明白助学的根本所在,无论是出于爱心也好,道德提升也好,慈悲等等也好,其实助学离不开的是一种平等的理念,平等是个很泛的概念,有的喜欢把这个概念物质化了,认为应该用金钱来衡量,正因为有的人付出的金钱多了,那么就应该得到的多,但是金钱的取得在很多方面并不平等,这无形中就为这个衡量方式加入了不平等的因素,而往往这样的衡量方式确定了更加恶性的循环 <br /><br />在这个衡量方式下,我们的力量是微弱的,不可能用劫富济贫式强制的来做到平等,因此我们能做的只能是尽力的把处于弱势的人拉到接近的起跑线上,剩下的也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努力,但如果连起跑的地点都相差太远的话,那么即使再努力,能成功的机会也很少中国在3000年前就已经对教育提出了平等的思想,孔子说过有教无类,其实就是一个平等的意思,这就是我们助学的理念助学并不是一定能改变贫困的现状,也不可能立即就能让一个地区发达起来,从长远来看,似乎也不大有可能就此让一个家庭从此过上更好的生活,因为一个地区的是否能发展,知识只是占了很小的一个因素,这是针对受助学生而言的平等,决策是否得当也是基于这个前提下的 <br /><br />我们经常看到决策这两个字总是会不自然的感觉到虚高在上,似乎只是一小部分人特有的权力,其实,只要我们把平等的观点贯彻到决策之中,每一个人都可以去做决策的,决策按照所牵涉的范围可以分为,单纯针对一件事情的决策,针对一个工作单位的决策,针对一个群体的决策。一个宏观规划的决策,这一系列里,我们只探讨针对一个群体的决策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