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97|回复: 24

[杂 谈] [转帖] 感恩为什么那么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7 00: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感恩为什么那么难? </p><p>作者:武志红<br/> <br/>贫穷是一种原罪,我们一直在赎罪。我们内心背负着太多歉疚。再来一个重恩等着我们回报,我们实在无以为报。<br/>                                   ——天涯网友“汤武偶相逢”</p><p><br/>  受恩太重,只好“忘恩负义”。<br/>  最近,当看到襄樊市5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而被取消受助资格后,我脑子里跳出了这样一句话。<br/>  不过,我形成这个观点,是很多年前的事了。那是在我的老家农村,有一户人家特别困难,孩子的父母非常不能干,并且孩子的父亲还很鲁莽。结果,这个家庭不仅经济上难以维系,时时需要亲戚的扶助,孩子的父亲也常会闹出一些事情来,每次都要孩子的叔伯等人来为这个家庭维持局面。<br/>  简而言之,他们得到了亲戚们的很多帮助。然而,这一家的孩子,对叔伯的态度有些奇特。老二还好,每次见到叔伯及家人,会客气地上前打招呼,有时还会说一些好听的话,但私下里常表达对他们的不满。老大就很个性了,他私下里很少谈起叔伯一家人,当面碰见时也常视而不见,就像是见到陌生人一样。<br/>  邻居们知道这两个男孩的态度,于是给他们贴上了一个标签:忘恩负义。<br/>  我和这两个男孩年龄相差不大,也有一些交往,渐渐知道了他们的苦衷。因为自己家一直在接受叔伯家的扶助,他们很自卑。同时,尽管叔伯们不会总摆出恩人的姿态来,但在这两兄弟看来,叔伯及家人的言谈举止中透露着一种“我比你强”的意味,这让他们有点抬不起头的感觉。此外,村里人都知道他们家经常需要叔伯的扶助,于是常有人用半训斥半教育的口气对他们说,要懂得感激,长大了要学会报恩……这些话也令他们感到憋气,就好像是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报答不了叔伯们对他们家的扶助。<br/>  小的时候,他们似乎很懂得感激,对叔伯及其家人叫得很甜,但随着年龄增长,面子越来越重,他们越来越难以面对自己受恩太重的事实,最终两兄弟都发展到有点“忘恩负义”的地步。不过,这其实也只是表面现象,老大不止一次对我说,等他出人头地了,他一定会回过头去帮助叔伯家。</p><p> </p><p>捐助与受助也是一个情绪问题<br/>  这种心理非常普遍。1996年,我参与了一次活动,用心理学的方法,从来自全国22个省的22名希望工程受助生中选出3个孩子,去美国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这些孩子受恩更重,而他们的心理压力也更大,私下里和我聊天时,多个孩子说,他们觉得自己的人生已失去了自由,他们已不能像别的孩子一样根据自己的心愿去选择未来的人生,他们似乎必须得把未来和希望工程捆绑到一起,譬如读完书回到希望小学教书。假若不这么做,他们担心自己会成为万夫所指的对象。然而,他们本来是有其他梦想的,他们仍渴望追寻那些梦想。<br/>  听了他们的心声,我试着把自己放到他们的位置,想象假若我是他们,我得到了一些扶助,但代价是我必须按照扶助者或其他旁观者的真实的或潜在的意图去生活,我会愿意吗?<br/>  答案自然是“No!”<br/>  其实,我也获得过不少扶助。本科期间,全班36名同学中,只有我一个人的父母均是农民,而且家里的确比较穷,于是每次助学金都有我的份,但这基本上没给我造成心理压力,这有两个因素:第一,我不会因为穷而自卑;第二,所有的助学金都来自北京大学的助学金系统,而不是来自某个具体的个人。<br/>  但在襄樊市的这个事件中,这两个因素都不存在。首先,受助的学生明显因穷而感到了一些自卑;其次,所有的捐助直接来自个人。<br/>  <strong>任何一个与人有关的事件,势必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问题和情绪。问题是确切的、清晰的,甚至还是可以量化的,所以我们很容易把自己注意力集中在问题上。相反,情绪是难以捉摸的、模糊的,甚至还是藏在潜意识中,于是不仅很难被重视,还很容易被误解。</strong><br/>  譬如,一旦建立了一个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那么,问题层面的内容很清楚,是捐助者付出了一定的物质代价,而受助者获得了一定的物质收益。<br/>  然而,情绪层面的内容,又是如何呢?<br/>  我们先来看一下受助者的心态。被取消受助资格的5名大学生中,接受采访的王可(化名)说:“与企业家联系少,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p><p> </p><p>贫困大学生已先亏欠家人太多<br/>  她的这番话还不够典型,更典型的心态可从天涯论坛一个叫“woshiQR”的网友的回复看出来。这名网友写道:<br/>  我说几句吧,当初学校也可以去申请他人或者企业的捐助的。但是我没有申请,我受不了那种拿自尊去换的感觉。那是什么样的感觉呢?感觉就像是我已经一无所有了,这是我唯一的东西,拿着我唯一的东西去换来怜悯,换来自己生活的必需,感觉就像吃嗟来之食。或者有人会说我很可笑,莫名其妙。但是一个每天都不用为吃饭的钱而担心,可以逛逛街,买买衣服,找找女朋友,搞点小腐败的人是不会了解这种感觉的。越是穷的人,自尊心越是强烈,有时候强烈到自卑的地步……我在学校里,感觉这自尊是我唯一的底线,去找兼职,做家教,学校里的勤工俭学这都无所谓,毕竟是自食其力,但是捐助,特别是中国式的捐助,让我望而却步。要把我的姓名贴在公告栏里,来接受同学的目光,要我卑躬屈膝的去讨好企业的赞助者,要我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一样是穷人的捐助者,我打心底不愿意,好像感觉把我剥光了衣服,推到熟人的面前,接受他们的不知道是怜悯还是嘲笑的目光,还要不得不怀着感恩的心态一样。<br/>  我已经欠父母很多了,为了我,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甚至我弟弟原本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却因为我不得不上个三流的垃圾学校。我还不起啊,这恩情这辈子都还不起啊,怎么还敢再欠债呢?!有些人说说轻松,写封信就好了,本来也没指望你还。但是对于我们有着强烈自尊心的穷人来说,欠人情债是最难还的,钱总有一天还清的时候,人情让我怎么去还,怎么去还清?<br/>  这两段话反映了受助者一方的两种心理:<strong>一、早在接受非亲非故的陌生人的捐助前,受助者常常已严重亏欠了亲人;二、受助者的自尊心非常强。<br/></strong>  我看了关于这一事件的无数报道,但没有一篇报道关注到受助者的第一种心理。<strong>亏欠别人会令自己内疚,没有谁愿意内疚</strong>,于是,亏欠家人太多的贫困大学生,他们在接受陌生人的捐助前,已事先有了一个心理基础——不愿意直面亲人为自己付出太多太多的事实。他们会用一些方法来逃避这个事实,譬如抱着这样一个希望——“等我事业有成了,一定好好回报家人”,或者干脆就不想这个事实。然而,陌生人的捐助相当于再次提醒他们“你亏欠了别人”。他们越想逃避对亲人有巨大亏欠的事实,就对陌生人的捐助越加敏感。但这个敏感,主要不是针对陌生人的捐助自身的,而是针对他的不断需要亲人做出巨大牺牲的整个人生的。<br/>  因为不愿意面对这个巨大的事实,他们很可能已经事先养成了不愿意说“谢谢”的习惯,他们也将这一习惯带到了新的生活中。于是,在旁观者看来,一声简单的“谢谢”是多么容易的事,但他们就是难以说出口,因为那意味着必须直面那个巨大的事实,而这意味着巨大的内疚,以及随之而来的心理压力。<br/>  再说第二点,受助的学生的强烈到过敏的自尊心——其实就是自卑——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呢?<b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u><strong>被别人可怜的滋味并不好受</strong></u><br/>  答案是自我价值感的异化。在我的文章中,我多次强调,<u>自我价值感首先是对获得爱与认可的自信,而不是对外在条件的自信</u>。<strong>假若一个家庭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strong>,即“不管你相貌如何、成绩如何……我们都爱你,我们爱你,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strong>那么这个孩子就对获得爱与认可极具信心,他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就是内在的。</strong><br/>  <strong>相反,假若一个家庭给孩子的有条件的爱</strong>,即“你长得漂亮,所以我们爱你多一些;你学习成绩好,所以我们爱你多一些……”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主要是外在的,<strong>即他不会因为自己仅仅是一个人就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一定要有一些好的外在条件才觉得自己有价值。<br/></strong>  由此,一个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假若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内在的,他就会主要把贫困看成是一个问题,一个需要解决需要改变的问题,而不是因此产生太多不当的情绪,譬如自卑、嫉妒等。然而,假若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外在的,他就会不仅把贫困看出是一个问题,还会因为贫困而产生负性的情绪,而最常见的就是自卑了。<br/>  假若一个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因为贫穷而觉得低人一等,那么这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是他的外在取向的自我价值感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必然结果。<strong>其实,一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我的家庭一直处于贫困中,我在学校里也多次遭遇经济危机,但我从未因此觉得低人一等,原因就在于我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是内在的,而这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并非是我的功劳,而是我的父母的功劳,他们给了我充足的无条件的爱。<br/></strong>  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一个贫穷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因为穷而感到一些自卑,这很正常。我们天然都是自恋的,一个小孩子会觉得,他周围的一切结果都是他导致的。于是,家里穷,他必然会认为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罪过。一个大学生意识上也许会认为贫穷是父母的原因,但他小时候一定曾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且这种认为会扎根在他的潜意识深处,令他不可避免地将贫穷和低自我价值感联系起来。<br/>  这位叫“woshiQR”的网友还强调,他特别惧怕“中国式的捐助”,那意味着:<br/>  要把我的姓名贴在公告栏里,来接受同学的目光,要我卑躬屈膝的去讨好企业的赞助者,要我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一样是穷人的捐助者……<br/>  这段话中藏着这样两个关系:他惧怕同学将他视为受助者;他惧怕面对具体的捐助者。</p><p> 升米恩,斗米仇<br/>  这是受助者的共同心态,例如我家乡那对兄弟中的老大在见到对他有恩的亲人时会视而不见,同时也很抵触别人老对他强调,以后要懂得报恩。<br/>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br/>  这还是自我价值感的事情。<strong>一个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如果从情绪的角度看,这里面常常藏着这样的逻辑:捐助者觉得做了好事,于是自我价值感提升了;受助者觉得亏欠了别人,于是自我价值感下降了。<br/></strong>  <strong><u>自我价值感是我们最核心的东西,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在寻求更高的自我价值感。然而,除了最核心的自我价值感外,更具体的自我价值感,必然是通过付出而实现的。</u></strong>譬如,一个女孩帮妈妈做了家务,妈妈夸了他几句,于是他形成了一些自我价值感;一个男孩讲了个笑话,让家人开心地笑了起来,于是他形成了一些自我价值感。<br/>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多数人更愿意做捐助者,而不愿意做受助者,于是我们经常会说:“我害怕的不是被别人拒绝,而是被别人可怜。”<br/>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际关系的高手在给予别人帮助时,会不着痕迹。三国时代,曹操将汉献帝从战乱地区迎回许昌,他派人给了汉献帝许多器物,并很巧妙地说,这是皇帝以前放到曹家的,现在他只是还给皇帝而已。我认识的一个特别会搞人际关系的高手说,他不管是向社会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送礼,还是帮助社会经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他都争取做到一点——让对方觉得那些礼物就是属于他的。<br/>  因为同样的道理,美国政客克里斯·马修斯在他的名著《硬球》中写道,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记得你,最好的办法不是给予他什么,而是求他帮你一个忙。因为人们都不愿意亏欠于人,所以如果你帮他太多,他会倾向于忘记你,但假若你亏欠于他,那么他会一直记得你。<br/>  我们有一句谚语“升米恩,斗米仇”,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受恩小,我们还得起,会铭记在心,但如果受恩太重,很难还甚至根本还不了,我们一面对恩人就会内疚,那么我们就会逃避恩人,就容易“忘恩负义”。<br/>  其实,一个躲恩人的人,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最可怕的,其实是那种彻底没有尊严感,于是一方面对你的爱心大加奉承,另一方面又不断向你伸手的人。<br/>  因此,当和家人谈起老家的那对兄弟时,我会说,不管老大现在看起来多么没有人情味,但他绝对不是忘恩负义的那种人,一旦他的叔伯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他出手相助,那他肯定会出很大力气的。<br/>  这也是他对我表达过的意思。他这些话既有知恩图报的意思,也有对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求。“一旦叔伯家发生了什么事”,那意味着叔伯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将受到损失,他们将不再高高在上,而这时他再去出很大的力气,就不再是以弱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形象出现的。<br/>  <strong>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衣锦还乡”,特别渴望事业有成才回家、回乡或回学校看看。我们可以说这是对面子的追求,也可以说是对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求</strong>。<br/>  既然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中有时会有“捐助者自我价值高,受助者自我价值低”的潜在关系,我们就要考虑,有没有一些办法既让捐助者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又可保护受助者的自我价值感不受到损害。<br/>  这一点必须得到重视。襄樊的这次捐助事件中,企业家有了受伤害感,但当这一事件被襄樊市总工会向媒体曝光后,受助者受到的伤害更重。例如,涉事的一名女学生,全家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她的母亲说:“我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到外地赚钱,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地学习,保持自尊心。”<br/>  在这一事件中,襄樊市总工会、企业家和受助者三方共同构成了一个糟糕的捐助与受助的关系。这表现在以下几点:<br/>  1.受助学生不仅被要求表达感谢,还被要求在“金秋助学会”上和演员一起边唱《感恩的心》边跳感恩舞。这个仪式实在太糟糕了,很可能,举办方只考虑慈善事业的“问题”,即尽可能地多募捐,但几乎是丝毫没考虑“情绪”,即受助者脆弱的心理,以至于有的大学生当场主动拒绝了受助资格。<br/>  2.捐助方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受助方的倾向。譬如,有的企业家说,只要受助方能向他们汇报一下学习成绩就可以了,还有的企业家要求受助方去其公司回报成绩,这藏着一个潜在的逻辑“我捐助你,你得达到我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里面藏着一点威胁的含义“你要是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结束我的捐助”。相关企业家说,她们希望自己捐助的对象是有用的人,那她们最好事先做好调查,而不要在捐助关系建立后再提这种隐形的要求。<br/>  3.受助方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没理解捐助方。受助方因已对亲人亏欠太多,所以对新的亏欠极其敏感,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个错觉,而不是捐助方的心理。<br/>  要杜绝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些专家提出了解决办法“善施分离”,即提供捐助者和发放捐助者不能是同一个人。这个办法,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不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建立直接联系。<br/>  我赞同这样的办法,因为如果捐助者和受助者不直接联系,那个隐含的关系“捐助者的自我价值感高,受助者的自我价值感低”就可以不发生了,捐助者因为做了好事而感到高兴,而受助者因为不必直接面对恩人,于是不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em>。<strong>(乐助会就在做这样一件艰难的事情啊~)<br/></strong></em>  当然,这就要求捐助的发放者是可以信赖的,而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慈善体系来保证,这对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挑战。<br/>  我们社会流行一个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我认为,这句话不适用于严重失衡的关系,譬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捐助与受助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施与者明显是强大的,而受助者明显是弱小的,假若我们强调“涌泉相报”,那么这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果——“受助者付出一生的努力都未必能还得了施予者的恩情”。这样一来,所谓的“善”就只停留在了这个关系中。<br/>  然而,相对于这种逻辑,还可以有一种开放的逻辑。<strong><font color=\"#f70909\">孩子永远无法还清父母的恩情,学生永远无法还清老师的恩情,受助者也难以还清捐助者的恩情,而他们也不必还,因为他们可以传递这种爱</font></strong>,孩子做了父母,把爱传给了后一代,学生做了老师,把爱传给了自己的学生,受助者有了能力,转而变成了捐助者,将爱传给其他需要的人。如此,爱与善意就永远是涌动着的,而我们也不必总想着欠了谁的,尤其是那种永远都还不清的恩。<br/>  德国人包瑞斯的一首诗《黄金球》写出了这种开放的爱,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br/>  <font color=\"#1111ee\">因为爱,爸爸给了我<br/>  我无以回报<br/>  年纪小,这份礼物的价值,我不知道。<br/>  长大后,用成人的脑袋,无法思考。<br/>  现在,我儿子长大成人,爱传给他,<br/>  在父亲的心中,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宝。<br/>  我曾经接受的东西,现在付出,<br/>  这来自不再回来的人,没法回赠。</font></p><p> </p><p>——————————————————————</p><p>大学生心声</p><p> </p><p>一、<br/>  我做人比较极端  <br/>  我上学时还好经济没有成大问题。  <br/>  如果真的让我碰上了,在二十岁左右的我,会有一种很极端的想法:士可杀,不可辱!  <br/>   我宁可去偷,去抢,加入黑社会,也不会受别人一点点的施舍!我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像我这样想的人大有人在,虽然现在来看是有些过了,是不成熟的表现,但二十岁的年轻人,你期待有多高呢?</p><p> 二、<br/>  受惠于某个特定的人,可能会让贫困生感觉自卑。捐款应该由基金会之类的机构来打理,对贫困生来说,他们只是接受一项来自社会的扶助。这样的形式,比较容易让贫困生摆平心态,减轻他们内心的压力。 </p><p><br/>三、<br/>   不回信并不代表不懂感恩,并不是把感恩放在口上就是感恩,而且付出是不计回报的!</p><p><br/>四、<br/>  唉,我很庆幸是家里借钱给我读的书,而不是资助!不然我会背上一辈子的心理负担!</p><p>五、<br/>  有些人自尊心很强的!如果真要资助,还不如要这些孩子帮你做点事情,你付钱给他们更让人开心!</p><p>六、<br/>  我们可以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但我们没有权利给他们施加压力。我希望那些想帮助别人的人不要强求被帮的人一辈子都记着你,如果是那样还不如不帮。</p><p>==================<br/>       转载感言:一直都在关注这个记者所写的东西,不但只是反映感恩,捐助之类的问题,更重要的也反映了父母是否愿意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无论你的孩子是成龙还是成所谓的\"虫\",无论你的孩子是丑是笨,学习上是好是坏,是听话还是调皮一点,你都愿意爱他/她?这是非常重要的!!!</p><p>       再者,要多给孩子实现价值的平台,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要多给机会孩子为你付出,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而不光是\"你什么都别干了,你给我学习好就行了.......\"可以解决的.</p><p>      扯远了.只希望所有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人敢于直视问题,\"委屈\"一时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并不代表放弃着尊严,尊严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别人可以不爱自己,但是自己不能不爱自己.</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再转其他意见----</font></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6%\"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span class=\"title\"><b>为什么那么需要别人的感恩</b></span>   文 / </font><a href=\"http://my.hongxiu.com/105/1042403/\"><font size=\"4\">木易ydg</font></a></div></td></tr><tr><td><font size=\"4\"></font></td></tr><tr><td background=\"/images/title_line.gif\"><font size=\"4\"></font></td></tr><tr><td height=\"5\"><font size=\"4\"></font></td></tr><tr><td><font size=\"4\"></font></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4%\"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font size=\"4\"></font></td></tr><tr><td class=\"editorword\" style=\"WORD-WRAP: break-word;\"><p><font size=\"4\">??在我们这些凡人的眼中,感恩无疑是一和比较美好的情感,沐浴在自然之中,我们应当感恩大地、阳光等一切给我们带动来快乐的事物,长大成人,我们应当感恩生育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进步师长以及所有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这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也就是说是做为一个社会人生存生活最起码的道德准则。</font></p><p><br/><font size=\"4\">??但是,在这种美好情感的背后却承载着许多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们希望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感恩的情怀,学会宽容,学会承接,学会付出,懂得回报,感恩你我。可这只是一种想象的结果,并不能与事实等同,我们可以迎着接受阳光的温暖,也可以背着阳光享受那一丝清凉。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不可能会是一种结果。就以感恩来说,<strong>感恩必先有施恩者,或施以金钱,或施以情感,如果施恩者本身是处于一种感恩之心,将施恩做为感恩的一部分</strong>,比如一个企业家对生活拮据的人施恩,是处于社会多年来对他事业的帮助,如今他成功了,自己认为理应回报以社会,这是广义的施恩,在施的过程中他也完成了感恩的过程,这是值得讴歌的美好情感。</font></p><p><br/><font size=\"4\">??可持有此种心态的人又有何许呢?大部分施恩者总希望得到回报,这种回报当然是情感上的,<strong>我们看见有许多受施者对施恩者千恩万谢,施恩者在激动之余,内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心中会顿生出许多伟大的情绪来,谁都愿意成为别人的上帝。</strong>这不由让我想起一则近来才发生的事: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但受助一年多,大部分受助者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因此在今年8月,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施恩者为什么寒心?原因很简单,因为别人不感恩,换句话说,施恩不是无条件的施恩,它是需要求得回报的,这个回报就是你要对我回报感恩。</font></p><p><br/><font size=\"4\">??我们暂不论这些受助者因何原因没有学会感恩,但笼统地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这些刚走入学堂的年轻人似也不妥吧?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我们在教育方面是不是也有难辞之责呢?一个认为我行善举你就应该感谢我,另一个认为你有钱,一年掏了几千元九牛一毛,我受之无愧;一个认为我施恩理应得到敬重,你的一切是因我行善而得到维系的,我有权了解你的表现,一个认为我有自尊我有虚荣,我只是想平静地完成我的学业,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寒酸。这几种心态相差甚远,根本无法形成交织融会。这让我想起了五十年代的<strong><u>雷锋</u></strong>,他帮助了多少人,恐怕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他对所有人都象春天般地温暖,<strong>以自己的力量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从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回报,要真论回报的话那别人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回报</strong>。雷锋精神让我们感到愧疚,做一点点好事就想得到回报的人,这种施恩和做生意又有多大的区别呢?</font></p><p><br/><font size=\"4\">??我们说感恩实际上是做为人的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形成来源于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心存感恩之心的人常把自己看的很小,看得很弱,一切皆因而为,皆果而就,小小自我之与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感恩他的所有,感恩因他的存在而有许多为他提供帮助的人或物。这样的小我方显出其大,那些只感恩对自己有过切实帮助的人,是不明白真正感恩内涵的,<strong>那些只做了一点好事,就眼巴巴地期待别人感恩的人,其实是最不懂感恩的人。</strong>这两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将感恩做为一种交易,一个求回报,一个求无本,其本质毫无差异,都是冷漠而小器的。如果社会依此发展下去,我们将失去所有美好的东西,所有的都可以变成交换的物件。</font></p><p><br/><font size=\"4\">??也许真的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了问题,我们面临的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尽管我们都会高唱视金钱为粪土,但我们每天仍不能离开粪土去苟活于世。我们每每谈到施恩和需要别人感恩的缘由都是来自于那我们都曾不屑的金钱,于是金钱给了我们许多感动的机会,也成了我们索取感恩的砝码。<strong>我们已经不知道要感恩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清新的空气;我们不知道要感恩父母的养育、家庭的温暖、朋友的问候;我们也不知道要感恩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绘画带给我们的美感。</strong>我们有太多的人常常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总是盼望别人对自己的感恩,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握有让别人感恩的资本---钱。因此当得不到感恩满足时,就抽钱断恩,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施恩的初衷又是什么?</font></p><p><br/><font size=\"4\">??如果人人都将小小的自我搁置在一边,真心地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以充实饱满的心态生活和学习,把帮助别人当成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感恩,或以金钱、或以欣赏、或以鼓励,这样我们才能确实地感到感恩别人才是感恩自己。<br/></font></p></td></tr></tbody></table></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近来,关于助学活动的捐受双方的心理上的讨论,我觉得主贴是很深入的一篇。</p><p>所以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乐助会可以更进一步做些什么来减轻负面的因素影响:</p><p>A。一方面,受助的学生的强烈到过敏的自尊心——其实就是自卑,这是学生那方面给双方交流造成障碍。</p><p>B。另一方面,资助人很少能主动去了解学生但是心底总不免有“得到学生消息”的惦念。</p><p>我认为,以上的情况是现实,我们只能根据这现实来设计我们的工作。</p><p>因为我们的目标很单纯,就是帮助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p><p>要达到这目标,就很有赖于资助人能持续的给于学生必要的帮助。</p><p>对于A点,我们没有有主贴那样的水平的心理辅导的志愿者去直接跟学生接触,只能加强跟学校的沟通,希望得到学校的配合,利用一学期一两次,每次几十分钟的时间:</p><p>1.可以在学校电脑室发送电子信息到乐助会论坛自己的帖子上。</p><p>2.或者由当地志愿者召集会议,派发一份情况汇报表各人填写。</p><p>我以为,以上工作是应该做得得到也可以做得到的,是有益于受助学生长期利益的需要的。</p><p>假如实现了,那资助人因学生无消息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就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起码乐助会可以准确回答本学期学生的基本情况给他们询问的时候知道。也杜绝了学生中途变动我们过慢了解的弊病。</p><p>对于B点,乐助会很多会员本身就是资助人,大家心理其实都没有“强求回报”之类低素质的想法。但是长期得不到学生信息,就会心淡,生活和工作不顺心,甚至汇款给刁难都会情绪化的产生“不捐助了”的举动。作为助学部第一线的联系人们,就在部长组长领导下,及时准确反映情况,互相介绍经验,规范跟资助人交流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努力来尽量化解资助人的烦闷就是了。</p><p>总之,既然社会还需要我们做着助学这事业,就尽力而为啦。</p><p>深深多谢一直以来用各种方式支持着助学工作运转的各地方各部门的人们。</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广州日报的这篇报道,我已收藏.是一篇好文章,分析得好透彻.对我以后会有很好的参考.                                                    </p>[s: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被父母骂: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看XXX,成绩又好,身体也好,连人都长得比你漂亮!听惯了这样的话,我们潜意识就希望那些出头鸟倒霉,这也许是历次政治运动中,中国人热衷于整来整去的动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如果,这些帮助是温暖的,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表现。</p><p>如果,你是在为你的家族在读书,而不是为了你自己。</p><p></p><p>以前的人,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那时人人相互帮助,不知他们接受这些帮助的时候会怎么想?</p><p>社会是不同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个人命运前途而读书,因此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这种压力。</p><p></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们先来看一下受助者的心态。被取消受助资格的5名大学生中,接受采访的王可(化名)说:“与企业家联系少,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p><p><strong>这样想没错,可是你很没礼貌,你的资助人也是个人,读到大学了,难道还不知道要以礼待人么?</strong></p><p><strong>特别是那些帮助你的人,现在是帮你完成学业的,将来有帮助你事业的,难道他们这样做是应该的?</strong></p><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8 03: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其实有时想下,古文中的一对联就可以说清楚了.</p><p>\"一心向善,须善不赏.无心为恶,须恶不罚.\"</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00: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00000000000000000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2: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很庆幸是家里借钱给我读的书,而不是资助!不然我会背上一辈子的心理负担---这样的心理本身就已经万分歪曲。</p><p>“家里借钱”就等于父母帮你打工,你就没有需要“感恩”?</p><p>天经地义?别人资助你,减轻父母的压力,你就“丧失自尊”?</p><p>你的自尊竟然要依靠父母的加倍辛苦来保持,你还是个男子汉?</p><p>乐助会没有对每个困难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这是遗憾的现实。</p><p>所以,我很赞成我们的资助原则是“愿意努力读书,愿意接受资助的成绩优秀的困难学生”---如果你还没有正常的感恩觉悟,觉得依靠父母的过分付出很坦然,那我们也爱莫能助。</p><p>真正的自尊,就是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坦然接受合理的(还不一定是无偿的)援手,使自己得以自强。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不吝惜自己能给于别人难处的适当的帮忙。</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7 16: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2-28 17: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胭脂</i>在2007-12-27 16:41:13的发言:</b><br/>......................</div><p>学我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u><strong>被别人可怜的滋味并不好受</strong></u><br/>  答案是自我价值感的异化。在我的文章中,我多次强调,<u>自我价值感首先是对获得爱与认可的自信,而不是对外在条件的自信</u>。<strong>假若一个家庭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strong>,即“不管你相貌如何、成绩如何……我们都爱你,我们爱你,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strong>那么这个孩子就对获得爱与认可极具信心,他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就是内在的。</strong><br/>  <strong>相反,假若一个家庭给孩子的有条件的爱</strong>,即“你长得漂亮,所以我们爱你多一些;你学习成绩好,所以我们爱你多一些……”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主要是外在的,<strong>即他不会因为自己仅仅是一个人就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一定要有一些好的外在条件才觉得自己有价值。<br/></strong>  由此,一个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假若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内在的,他就会主要把贫困看成是一个问题,一个需要解决需要改变的问题,而不是因此产生太多不当的情绪,譬如自卑、嫉妒等。然而,假若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外在的,他就会不仅把贫困看出是一个问题,还会因为贫困而产生负性的情绪,而最常见的就是自卑了。<br/>  假若一个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因为贫穷而觉得低人一等,那么这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是他的外在取向的自我价值感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必然结果。<strong>其实,一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我的家庭一直处于贫困中,我在学校里也多次遭遇经济危机,但我从未因此觉得低人一等,原因就在于我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是内在的,而这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并非是我的功劳,而是我的父母的功劳,他们给了我充足的无条件的爱。<br/></strong>  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一个贫穷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因为穷而感到一些自卑,这很正常。我们天然都是自恋的,一个小孩子会觉得,他周围的一切结果都是他导致的。于是,家里穷,他必然会认为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罪过。一个大学生意识上也许会认为贫穷是父母的原因,但他小时候一定曾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且这种认为会扎根在他的潜意识深处,令他不可避免地将贫穷和低自我价值感联系起来。<br/>  这位叫“woshiQR”的网友还强调,他特别惧怕“中国式的捐助”,那意味着:<br/>  要把我的姓名贴在公告栏里,来接受同学的目光,要我卑躬屈膝的去讨好企业的赞助者,要我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一样是穷人的捐助者……<br/>  这段话中藏着这样两个关系:他惧怕同学将他视为受助者;他惧怕面对具体的捐助者。</p><p> 升米恩,斗米仇<br/>  这是受助者的共同心态,例如我家乡那对兄弟中的老大在见到对他有恩的亲人时会视而不见,同时也很抵触别人老对他强调,以后要懂得报恩。<br/>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br/>  这还是自我价值感的事情。<strong>一个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如果从情绪的角度看,这里面常常藏着这样的逻辑:捐助者觉得做了好事,于是自我价值感提升了;受助者觉得亏欠了别人,于是自我价值感下降了。<br/></strong>  <strong><u>自我价值感是我们最核心的东西,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在寻求更高的自我价值感。然而,除了最核心的自我价值感外,更具体的自我价值感,必然是通过付出而实现的。</u></strong>譬如,一个女孩帮妈妈做了家务,妈妈夸了他几句,于是他形成了一些自我价值感;一个男孩讲了个笑话,让家人开心地笑了起来,于是他形成了一些自我价值感。<br/>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多数人更愿意做捐助者,而不愿意做受助者,于是我们经常会说:“我害怕的不是被别人拒绝,而是被别人可怜。”<br/>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际关系的高手在给予别人帮助时,会不着痕迹。三国时代,曹操将汉献帝从战乱地区迎回许昌,他派人给了汉献帝许多器物,并很巧妙地说,这是皇帝以前放到曹家的,现在他只是还给皇帝而已。我认识的一个特别会搞人际关系的高手说,他不管是向社会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送礼,还是帮助社会经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他都争取做到一点——让对方觉得那些礼物就是属于他的。<br/>  因为同样的道理,美国政客克里斯·马修斯在他的名著《硬球》中写道,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记得你,最好的办法不是给予他什么,而是求他帮你一个忙。因为人们都不愿意亏欠于人,所以如果你帮他太多,他会倾向于忘记你,但假若你亏欠于他,那么他会一直记得你。<br/>  我们有一句谚语“升米恩,斗米仇”,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受恩小,我们还得起,会铭记在心,但如果受恩太重,很难还甚至根本还不了,我们一面对恩人就会内疚,那么我们就会逃避恩人,就容易“忘恩负义”。<br/>  其实,一个躲恩人的人,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最可怕的,其实是那种彻底没有尊严感,于是一方面对你的爱心大加奉承,另一方面又不断向你伸手的人。<br/>  因此,当和家人谈起老家的那对兄弟时,我会说,不管老大现在看起来多么没有人情味,但他绝对不是忘恩负义的那种人,一旦他的叔伯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他出手相助,那他肯定会出很大力气的。<br/>  这也是他对我表达过的意思。他这些话既有知恩图报的意思,也有对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求。“一旦叔伯家发生了什么事”,那意味着叔伯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将受到损失,他们将不再高高在上,而这时他再去出很大的力气,就不再是以弱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形象出现的。<br/>  <strong>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衣锦还乡”,特别渴望事业有成才回家、回乡或回学校看看。我们可以说这是对面子的追求,也可以说是对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求</strong>。<br/>  既然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中有时会有“捐助者自我价值高,受助者自我价值低”的潜在关系,我们就要考虑,有没有一些办法既让捐助者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又可保护受助者的自我价值感不受到损害。<br/>  这一点必须得到重视。襄樊的这次捐助事件中,企业家有了受伤害感,但当这一事件被襄樊市总工会向媒体曝光后,受助者受到的伤害更重。例如,涉事的一名女学生,全家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她的母亲说:“我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到外地赚钱,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地学习,保持自尊心。”<br/>  在这一事件中,襄樊市总工会、企业家和受助者三方共同构成了一个糟糕的捐助与受助的关系。这表现在以下几点:<br/>  1.受助学生不仅被要求表达感谢,还被要求在“金秋助学会”上和演员一起边唱《感恩的心》边跳感恩舞。这个仪式实在太糟糕了,很可能,举办方只考虑慈善事业的“问题”,即尽可能地多募捐,但几乎是丝毫没考虑“情绪”,即受助者脆弱的心理,以至于有的大学生当场主动拒绝了受助资格。<br/>  2.捐助方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受助方的倾向。譬如,有的企业家说,只要受助方能向他们汇报一下学习成绩就可以了,还有的企业家要求受助方去其公司回报成绩,这藏着一个潜在的逻辑“我捐助你,你得达到我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里面藏着一点威胁的含义“你要是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结束我的捐助”。相关企业家说,她们希望自己捐助的对象是有用的人,那她们最好事先做好调查,而不要在捐助关系建立后再提这种隐形的要求。<br/>  3.受助方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没理解捐助方。受助方因已对亲人亏欠太多,所以对新的亏欠极其敏感,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个错觉,而不是捐助方的心理。<br/>  要杜绝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些专家提出了解决办法“善施分离”,即提供捐助者和发放捐助者不能是同一个人。这个办法,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不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建立直接联系。<br/>  我赞同这样的办法,因为如果捐助者和受助者不直接联系,那个隐含的关系“捐助者的自我价值感高,受助者的自我价值感低”就可以不发生了,捐助者因为做了好事而感到高兴,而受助者因为不必直接面对恩人,于是不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em>。<strong>(乐助会就在做这样一件艰难的事情啊~)<br/></strong></em>  当然,这就要求捐助的发放者是可以信赖的,而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慈善体系来保证,这对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挑战。<br/>  我们社会流行一个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我认为,这句话不适用于严重失衡的关系,譬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捐助与受助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施与者明显是强大的,而受助者明显是弱小的,假若我们强调“涌泉相报”,那么这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果——“受助者付出一生的努力都未必能还得了施予者的恩情”。这样一来,所谓的“善”就只停留在了这个关系中。<br/>  然而,相对于这种逻辑,还可以有一种开放的逻辑。<strong><font color=\"#f70909\">孩子永远无法还清父母的恩情,学生永远无法还清老师的恩情,受助者也难以还清捐助者的恩情,而他们也不必还,因为他们可以传递这种爱</font></strong>,孩子做了父母,把爱传给了后一代,学生做了老师,把爱传给了自己的学生,受助者有了能力,转而变成了捐助者,将爱传给其他需要的人。如此,爱与善意就永远是涌动着的,而我们也不必总想着欠了谁的,尤其是那种永远都还不清的恩。<br/>  德国人包瑞斯的一首诗《黄金球》写出了这种开放的爱,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br/>  <font color=\"#1111ee\">因为爱,爸爸给了我<br/>  我无以回报<br/>  年纪小,这份礼物的价值,我不知道。<br/>  长大后,用成人的脑袋,无法思考。<br/>  现在,我儿子长大成人,爱传给他,<br/>  在父亲的心中,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宝。<br/>  我曾经接受的东西,现在付出,<br/>  这来自不再回来的人,没法回赠。</font></p><p> </p><p>——————————————————————</p><p>大学生心声</p><p> </p><p>一、<br/>  我做人比较极端  <br/>  我上学时还好经济没有成大问题。  <br/>  如果真的让我碰上了,在二十岁左右的我,会有一种很极端的想法:士可杀,不可辱!  <br/>   我宁可去偷,去抢,加入黑社会,也不会受别人一点点的施舍!我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像我这样想的人大有人在,虽然现在来看是有些过了,是不成熟的表现,但二十岁的年轻人,你期待有多高呢?</p><p> 二、<br/>  受惠于某个特定的人,可能会让贫困生感觉自卑。捐款应该由基金会之类的机构来打理,对贫困生来说,他们只是接受一项来自社会的扶助。这样的形式,比较容易让贫困生摆平心态,减轻他们内心的压力。 </p><p><br/>三、<br/>   不回信并不代表不懂感恩,并不是把感恩放在口上就是感恩,而且付出是不计回报的!</p><p><br/>四、<br/>  唉,我很庆幸是家里借钱给我读的书,而不是资助!不然我会背上一辈子的心理负担!</p><p>五、<br/>  有些人自尊心很强的!如果真要资助,还不如要这些孩子帮你做点事情,你付钱给他们更让人开心!</p><p>六、<br/>  我们可以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但我们没有权利给他们施加压力。我希望那些想帮助别人的人不要强求被帮的人一辈子都记着你,如果是那样还不如不帮。</p><p>==================<br/>       转载感言:一直都在关注这个记者所写的东西,不但只是反映感恩,捐助之类的问题,更重要的也反映了父母是否愿意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无论你的孩子是成龙还是成所谓的\"虫\",无论你的孩子是丑是笨,学习上是好是坏,是听话还是调皮一点,你都愿意爱他/她?这是非常重要的!!!</p><p>       再者,要多给孩子实现价值的平台,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要多给机会孩子为你付出,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而不光是\"你什么都别干了,你给我学习好就行了.......\"可以解决的.</p><p>      扯远了.只希望所有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人敢于直视问题,\"委屈\"一时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并不代表放弃着尊严,尊严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别人可以不爱自己,但是自己不能不爱自己.</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9-17 01: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font size=\"4\">再转其他意见----</font></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6%\"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span class=\"title\"><b>为什么那么需要别人的感恩</b></span>   文 / </font><a href=\"http://my.hongxiu.com/105/1042403/\"><font size=\"4\">木易ydg</font></a></div></td></tr><tr><td><font size=\"4\"></font></td></tr><tr><td background=\"/images/title_line.gif\"><font size=\"4\"></font></td></tr><tr><td height=\"5\"><font size=\"4\"></font></td></tr><tr><td><font size=\"4\"></font></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4%\" align=\"center\"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tbody><tr><td align=\"center\" height=\"3\"><font size=\"4\"></font></td></tr><tr><td class=\"editorword\" style=\"WORD-WRAP: break-word;\"><p><font size=\"4\">??在我们这些凡人的眼中,感恩无疑是一和比较美好的情感,沐浴在自然之中,我们应当感恩大地、阳光等一切给我们带动来快乐的事物,长大成人,我们应当感恩生育我们的父母、教育我们进步师长以及所有给予过我们帮助的人。这已经变成了我们生活的一种态度。也就是说是做为一个社会人生存生活最起码的道德准则。</font></p><p><br/><font size=\"4\">??但是,在这种美好情感的背后却承载着许多更深层次的内容,我们希望在这个世界生活的每一天,都充满着感恩的情怀,学会宽容,学会承接,学会付出,懂得回报,感恩你我。可这只是一种想象的结果,并不能与事实等同,我们可以迎着接受阳光的温暖,也可以背着阳光享受那一丝清凉。任何事情的发生发展都不可能会是一种结果。就以感恩来说,<strong>感恩必先有施恩者,或施以金钱,或施以情感,如果施恩者本身是处于一种感恩之心,将施恩做为感恩的一部分</strong>,比如一个企业家对生活拮据的人施恩,是处于社会多年来对他事业的帮助,如今他成功了,自己认为理应回报以社会,这是广义的施恩,在施的过程中他也完成了感恩的过程,这是值得讴歌的美好情感。</font></p><p><br/><font size=\"4\">??可持有此种心态的人又有何许呢?大部分施恩者总希望得到回报,这种回报当然是情感上的,<strong>我们看见有许多受施者对施恩者千恩万谢,施恩者在激动之余,内心得到了极大地满足,心中会顿生出许多伟大的情绪来,谁都愿意成为别人的上帝。</strong>这不由让我想起一则近来才发生的事: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但受助一年多,大部分受助者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因此在今年8月,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施恩者为什么寒心?原因很简单,因为别人不感恩,换句话说,施恩不是无条件的施恩,它是需要求得回报的,这个回报就是你要对我回报感恩。</font></p><p><br/><font size=\"4\">??我们暂不论这些受助者因何原因没有学会感恩,但笼统地把责任完全归咎于这些刚走入学堂的年轻人似也不妥吧?我们为什么不想想,我们在教育方面是不是也有难辞之责呢?一个认为我行善举你就应该感谢我,另一个认为你有钱,一年掏了几千元九牛一毛,我受之无愧;一个认为我施恩理应得到敬重,你的一切是因我行善而得到维系的,我有权了解你的表现,一个认为我有自尊我有虚荣,我只是想平静地完成我的学业,不想让更多的人知道我的寒酸。这几种心态相差甚远,根本无法形成交织融会。这让我想起了五十年代的<strong><u>雷锋</u></strong>,他帮助了多少人,恐怕到现在还是一个谜,他对所有人都象春天般地温暖,<strong>以自己的力量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从不希望得到别人的回报,要真论回报的话那别人幸福就是他最大的回报</strong>。雷锋精神让我们感到愧疚,做一点点好事就想得到回报的人,这种施恩和做生意又有多大的区别呢?</font></p><p><br/><font size=\"4\">??我们说感恩实际上是做为人的一种世界观,这种世界观的形成来源于对社会的深刻认识,心存感恩之心的人常把自己看的很小,看得很弱,一切皆因而为,皆果而就,小小自我之与其间,实在是微不足道。因此,他们感恩他的所有,感恩因他的存在而有许多为他提供帮助的人或物。这样的小我方显出其大,那些只感恩对自己有过切实帮助的人,是不明白真正感恩内涵的,<strong>那些只做了一点好事,就眼巴巴地期待别人感恩的人,其实是最不懂感恩的人。</strong>这两种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将感恩做为一种交易,一个求回报,一个求无本,其本质毫无差异,都是冷漠而小器的。如果社会依此发展下去,我们将失去所有美好的东西,所有的都可以变成交换的物件。</font></p><p><br/><font size=\"4\">??也许真的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出了了问题,我们面临的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尽管我们都会高唱视金钱为粪土,但我们每天仍不能离开粪土去苟活于世。我们每每谈到施恩和需要别人感恩的缘由都是来自于那我们都曾不屑的金钱,于是金钱给了我们许多感动的机会,也成了我们索取感恩的砝码。<strong>我们已经不知道要感恩水、草木、鲜花、小鸟、晴空、土地和清新的空气;我们不知道要感恩父母的养育、家庭的温暖、朋友的问候;我们也不知道要感恩文学、电影、戏剧、音乐、绘画带给我们的美感。</strong>我们有太多的人常常被自己的行为所感动,总是盼望别人对自己的感恩,因为他们坚信自己握有让别人感恩的资本---钱。因此当得不到感恩满足时,就抽钱断恩,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施恩的初衷又是什么?</font></p><p><br/><font size=\"4\">??如果人人都将小小的自我搁置在一边,真心地帮助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让他们以充实饱满的心态生活和学习,把帮助别人当成对社会对人类对自然的感恩,或以金钱、或以欣赏、或以鼓励,这样我们才能确实地感到感恩别人才是感恩自己。<br/></font></p></td></tr></tbody></table></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09: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近来,关于助学活动的捐受双方的心理上的讨论,我觉得主贴是很深入的一篇。</p><p>所以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乐助会可以更进一步做些什么来减轻负面的因素影响:</p><p>A。一方面,受助的学生的强烈到过敏的自尊心——其实就是自卑,这是学生那方面给双方交流造成障碍。</p><p>B。另一方面,资助人很少能主动去了解学生但是心底总不免有“得到学生消息”的惦念。</p><p>我认为,以上的情况是现实,我们只能根据这现实来设计我们的工作。</p><p>因为我们的目标很单纯,就是帮助困难的优秀学生完成学业。</p><p>要达到这目标,就很有赖于资助人能持续的给于学生必要的帮助。</p><p>对于A点,我们没有有主贴那样的水平的心理辅导的志愿者去直接跟学生接触,只能加强跟学校的沟通,希望得到学校的配合,利用一学期一两次,每次几十分钟的时间:</p><p>1.可以在学校电脑室发送电子信息到乐助会论坛自己的帖子上。</p><p>2.或者由当地志愿者召集会议,派发一份情况汇报表各人填写。</p><p>我以为,以上工作是应该做得得到也可以做得到的,是有益于受助学生长期利益的需要的。</p><p>假如实现了,那资助人因学生无消息而引起的情绪困扰就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起码乐助会可以准确回答本学期学生的基本情况给他们询问的时候知道。也杜绝了学生中途变动我们过慢了解的弊病。</p><p>对于B点,乐助会很多会员本身就是资助人,大家心理其实都没有“强求回报”之类低素质的想法。但是长期得不到学生信息,就会心淡,生活和工作不顺心,甚至汇款给刁难都会情绪化的产生“不捐助了”的举动。作为助学部第一线的联系人们,就在部长组长领导下,及时准确反映情况,互相介绍经验,规范跟资助人交流的语言文字,用自己的努力来尽量化解资助人的烦闷就是了。</p><p>总之,既然社会还需要我们做着助学这事业,就尽力而为啦。</p><p>深深多谢一直以来用各种方式支持着助学工作运转的各地方各部门的人们。</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广州日报的这篇报道,我已收藏.是一篇好文章,分析得好透彻.对我以后会有很好的参考.                                                    </p>[s: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7: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被父母骂: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看XXX,成绩又好,身体也好,连人都长得比你漂亮!听惯了这样的话,我们潜意识就希望那些出头鸟倒霉,这也许是历次政治运动中,中国人热衷于整来整去的动力所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7: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如果,这些帮助是温暖的,它是一种血浓于水的表现。</p><p>如果,你是在为你的家族在读书,而不是为了你自己。</p><p></p><p>以前的人,为振兴中华而读书,那时人人相互帮助,不知他们接受这些帮助的时候会怎么想?</p><p>社会是不同了,现在很多人,都是为个人命运前途而读书,因此自然而然地会产生这种压力。</p><p></p><p></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9-17 17: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们先来看一下受助者的心态。被取消受助资格的5名大学生中,接受采访的王可(化名)说:“与企业家联系少,并不是我不懂得感恩,而是不习惯这样的方式。在我看来,在学校好好学习,将来能回报社会才是最大的感恩。”</p><p><strong>这样想没错,可是你很没礼貌,你的资助人也是个人,读到大学了,难道还不知道要以礼待人么?</strong></p><p><strong>特别是那些帮助你的人,现在是帮你完成学业的,将来有帮助你事业的,难道他们这样做是应该的?</strong></p><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5-1-9 20:07 , Processed in 0.02250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