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strong>被别人可怜的滋味并不好受</strong></u><br/> 答案是自我价值感的异化。在我的文章中,我多次强调,<u>自我价值感首先是对获得爱与认可的自信,而不是对外在条件的自信</u>。<strong>假若一个家庭给孩子的是无条件的爱</strong>,即“不管你相貌如何、成绩如何……我们都爱你,我们爱你,只因为你是我们的孩子”,<strong>那么这个孩子就对获得爱与认可极具信心,他的自我价值感主要就是内在的。</strong><br/> <strong>相反,假若一个家庭给孩子的有条件的爱</strong>,即“你长得漂亮,所以我们爱你多一些;你学习成绩好,所以我们爱你多一些……”这样一来,这个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就主要是外在的,<strong>即他不会因为自己仅仅是一个人就觉得自己有价值,他一定要有一些好的外在条件才觉得自己有价值。<br/></strong> 由此,一个在贫困家庭长大的孩子,假若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内在的,他就会主要把贫困看成是一个问题,一个需要解决需要改变的问题,而不是因此产生太多不当的情绪,譬如自卑、嫉妒等。然而,假若他的自我价值感是外在的,他就会不仅把贫困看出是一个问题,还会因为贫困而产生负性的情绪,而最常见的就是自卑了。<br/> 假若一个贫困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因为贫穷而觉得低人一等,那么这种低人一等的自卑感是他的外在取向的自我价值感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必然结果。<strong>其实,一直到大学本科毕业,我的家庭一直处于贫困中,我在学校里也多次遭遇经济危机,但我从未因此觉得低人一等,原因就在于我的自我价值感主要是内在的,而这种内在的自我价值感并非是我的功劳,而是我的父母的功劳,他们给了我充足的无条件的爱。<br/></strong> 当然,事情不是绝对的。一个贫穷家庭出来的大学生,他因为穷而感到一些自卑,这很正常。我们天然都是自恋的,一个小孩子会觉得,他周围的一切结果都是他导致的。于是,家里穷,他必然会认为有自己的原因,有自己的罪过。一个大学生意识上也许会认为贫穷是父母的原因,但他小时候一定曾认为是自己的原因,而且这种认为会扎根在他的潜意识深处,令他不可避免地将贫穷和低自我价值感联系起来。<br/> 这位叫“woshiQR”的网友还强调,他特别惧怕“中国式的捐助”,那意味着:<br/> 要把我的姓名贴在公告栏里,来接受同学的目光,要我卑躬屈膝的去讨好企业的赞助者,要我怀着感恩的心态去面对一样是穷人的捐助者……<br/> 这段话中藏着这样两个关系:他惧怕同学将他视为受助者;他惧怕面对具体的捐助者。</p><p> 升米恩,斗米仇<br/> 这是受助者的共同心态,例如我家乡那对兄弟中的老大在见到对他有恩的亲人时会视而不见,同时也很抵触别人老对他强调,以后要懂得报恩。<br/> 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态?<br/> 这还是自我价值感的事情。<strong>一个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如果从情绪的角度看,这里面常常藏着这样的逻辑:捐助者觉得做了好事,于是自我价值感提升了;受助者觉得亏欠了别人,于是自我价值感下降了。<br/></strong> <strong><u>自我价值感是我们最核心的东西,每个人活在世上,都在寻求更高的自我价值感。然而,除了最核心的自我价值感外,更具体的自我价值感,必然是通过付出而实现的。</u></strong>譬如,一个女孩帮妈妈做了家务,妈妈夸了他几句,于是他形成了一些自我价值感;一个男孩讲了个笑话,让家人开心地笑了起来,于是他形成了一些自我价值感。<br/>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多数人更愿意做捐助者,而不愿意做受助者,于是我们经常会说:“我害怕的不是被别人拒绝,而是被别人可怜。”<br/>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人际关系的高手在给予别人帮助时,会不着痕迹。三国时代,曹操将汉献帝从战乱地区迎回许昌,他派人给了汉献帝许多器物,并很巧妙地说,这是皇帝以前放到曹家的,现在他只是还给皇帝而已。我认识的一个特别会搞人际关系的高手说,他不管是向社会经济地位高于自己的人送礼,还是帮助社会经济地位低于自己的人,他都争取做到一点——让对方觉得那些礼物就是属于他的。<br/> 因为同样的道理,美国政客克里斯·马修斯在他的名著《硬球》中写道,如果你想让一个人记得你,最好的办法不是给予他什么,而是求他帮你一个忙。因为人们都不愿意亏欠于人,所以如果你帮他太多,他会倾向于忘记你,但假若你亏欠于他,那么他会一直记得你。<br/> 我们有一句谚语“升米恩,斗米仇”,说的也是类似的道理。受恩小,我们还得起,会铭记在心,但如果受恩太重,很难还甚至根本还不了,我们一面对恩人就会内疚,那么我们就会逃避恩人,就容易“忘恩负义”。<br/> 其实,一个躲恩人的人,还是比较有良心的,最可怕的,其实是那种彻底没有尊严感,于是一方面对你的爱心大加奉承,另一方面又不断向你伸手的人。<br/> 因此,当和家人谈起老家的那对兄弟时,我会说,不管老大现在看起来多么没有人情味,但他绝对不是忘恩负义的那种人,一旦他的叔伯家发生了什么事情需要他出手相助,那他肯定会出很大力气的。<br/> 这也是他对我表达过的意思。他这些话既有知恩图报的意思,也有对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求。“一旦叔伯家发生了什么事”,那意味着叔伯家的社会经济地位将受到损失,他们将不再高高在上,而这时他再去出很大的力气,就不再是以弱者的姿态出现,而是以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形象出现的。<br/> <strong>所以,我们特别重视“衣锦还乡”,特别渴望事业有成才回家、回乡或回学校看看。我们可以说这是对面子的追求,也可以说是对高自我价值感的渴求</strong>。<br/> 既然捐助者与受助者的关系中有时会有“捐助者自我价值高,受助者自我价值低”的潜在关系,我们就要考虑,有没有一些办法既让捐助者完成自己的心愿,同时又可保护受助者的自我价值感不受到损害。<br/> 这一点必须得到重视。襄樊的这次捐助事件中,企业家有了受伤害感,但当这一事件被襄樊市总工会向媒体曝光后,受助者受到的伤害更重。例如,涉事的一名女学生,全家都到外地打工去了,她的母亲说:“我们之所以背井离乡到外地赚钱,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地学习,保持自尊心。”<br/> 在这一事件中,襄樊市总工会、企业家和受助者三方共同构成了一个糟糕的捐助与受助的关系。这表现在以下几点:<br/> 1.受助学生不仅被要求表达感谢,还被要求在“金秋助学会”上和演员一起边唱《感恩的心》边跳感恩舞。这个仪式实在太糟糕了,很可能,举办方只考虑慈善事业的“问题”,即尽可能地多募捐,但几乎是丝毫没考虑“情绪”,即受助者脆弱的心理,以至于有的大学生当场主动拒绝了受助资格。<br/> 2.捐助方有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受助方的倾向。譬如,有的企业家说,只要受助方能向他们汇报一下学习成绩就可以了,还有的企业家要求受助方去其公司回报成绩,这藏着一个潜在的逻辑“我捐助你,你得达到我的要求”。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里面藏着一点威胁的含义“你要是达不到我的要求,我就结束我的捐助”。相关企业家说,她们希望自己捐助的对象是有用的人,那她们最好事先做好调查,而不要在捐助关系建立后再提这种隐形的要求。<br/> 3.受助方因为心理压力太大,没理解捐助方。受助方因已对亲人亏欠太多,所以对新的亏欠极其敏感,但这只是他们自己的一个错觉,而不是捐助方的心理。<br/> 要杜绝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一些专家提出了解决办法“善施分离”,即提供捐助者和发放捐助者不能是同一个人。这个办法,其实真正的目的是,不让捐助者和受助者建立直接联系。<br/> 我赞同这样的办法,因为如果捐助者和受助者不直接联系,那个隐含的关系“捐助者的自我价值感高,受助者的自我价值感低”就可以不发生了,捐助者因为做了好事而感到高兴,而受助者因为不必直接面对恩人,于是不必有巨大的心理压力<em>。<strong>(乐助会就在做这样一件艰难的事情啊~)<br/></strong></em> 当然,这就要求捐助的发放者是可以信赖的,而这就需要一个完善的慈善体系来保证,这对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挑战。<br/> 我们社会流行一个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但我认为,这句话不适用于严重失衡的关系,譬如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以及捐助与受助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施与者明显是强大的,而受助者明显是弱小的,假若我们强调“涌泉相报”,那么这会形成一个封闭的结果——“受助者付出一生的努力都未必能还得了施予者的恩情”。这样一来,所谓的“善”就只停留在了这个关系中。<br/> 然而,相对于这种逻辑,还可以有一种开放的逻辑。<strong><font color=\"#f70909\">孩子永远无法还清父母的恩情,学生永远无法还清老师的恩情,受助者也难以还清捐助者的恩情,而他们也不必还,因为他们可以传递这种爱</font></strong>,孩子做了父母,把爱传给了后一代,学生做了老师,把爱传给了自己的学生,受助者有了能力,转而变成了捐助者,将爱传给其他需要的人。如此,爱与善意就永远是涌动着的,而我们也不必总想着欠了谁的,尤其是那种永远都还不清的恩。<br/> 德国人包瑞斯的一首诗《黄金球》写出了这种开放的爱,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br/> <font color=\"#1111ee\">因为爱,爸爸给了我<br/> 我无以回报<br/> 年纪小,这份礼物的价值,我不知道。<br/> 长大后,用成人的脑袋,无法思考。<br/> 现在,我儿子长大成人,爱传给他,<br/> 在父亲的心中,和别人不一样,他是一个宝。<br/> 我曾经接受的东西,现在付出,<br/> 这来自不再回来的人,没法回赠。</font></p><p> </p><p>——————————————————————</p><p>大学生心声</p><p> </p><p>一、<br/> 我做人比较极端 <br/> 我上学时还好经济没有成大问题。 <br/> 如果真的让我碰上了,在二十岁左右的我,会有一种很极端的想法:士可杀,不可辱! <br/> 我宁可去偷,去抢,加入黑社会,也不会受别人一点点的施舍!我相信,在现在这个社会,像我这样想的人大有人在,虽然现在来看是有些过了,是不成熟的表现,但二十岁的年轻人,你期待有多高呢?</p><p> 二、<br/> 受惠于某个特定的人,可能会让贫困生感觉自卑。捐款应该由基金会之类的机构来打理,对贫困生来说,他们只是接受一项来自社会的扶助。这样的形式,比较容易让贫困生摆平心态,减轻他们内心的压力。 </p><p><br/>三、<br/> 不回信并不代表不懂感恩,并不是把感恩放在口上就是感恩,而且付出是不计回报的!</p><p><br/>四、<br/> 唉,我很庆幸是家里借钱给我读的书,而不是资助!不然我会背上一辈子的心理负担!</p><p>五、<br/> 有些人自尊心很强的!如果真要资助,还不如要这些孩子帮你做点事情,你付钱给他们更让人开心!</p><p>六、<br/> 我们可以去帮助那些贫穷的人,但我们没有权利给他们施加压力。我希望那些想帮助别人的人不要强求被帮的人一辈子都记着你,如果是那样还不如不帮。</p><p>==================<br/> 转载感言:一直都在关注这个记者所写的东西,不但只是反映感恩,捐助之类的问题,更重要的也反映了父母是否愿意无条件地爱你的孩子,无论你的孩子是成龙还是成所谓的\"虫\",无论你的孩子是丑是笨,学习上是好是坏,是听话还是调皮一点,你都愿意爱他/她?这是非常重要的!!!</p><p> 再者,要多给孩子实现价值的平台,父母在为孩子付出的同时,要多给机会孩子为你付出,这样才会觉得自己有价值,而不光是\"你什么都别干了,你给我学习好就行了.......\"可以解决的.</p><p> 扯远了.只希望所有暂时处于困难中的人敢于直视问题,\"委屈\"一时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并不代表放弃着尊严,尊严很多时候是自己给自己的,而我们不必太在意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别人可以不爱自己,但是自己不能不爱自己.</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