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41|回复: 7

[孔庆东]江青灭孔,引火烧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16: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a href="http://blog.sina.com.cn/u/476da361010006332006-11-02">http://blog.sina.com.cn/u/476da361010006332006-11-02</a> 00:26:27 <br/> <br/>大中小 <br/> <br/>       重读2005年第5期《百年潮》,胡学常的《江青与小靳庄》一文,谈到江青给农民改名之事,引起我的一番回忆。<br/>       1974年6月22日,江青首次到小靳庄,社员们高呼“毛主席万岁!”江青回应道:“不要喊这个,不要学林彪那一套。活到万岁也得死呀!”这倒是句实话,表现出江青直爽的一面。可是劳动过后开始批林批孔时,江青又犯了给人乱改名的毛病。把“王淑贤”改为“王树先”,这个改得还比较雅致。“于瑞芳”改为“于芳”,则显露出小资请调。“魏文忠”改为“魏文中”,虽然是那个社员按照江青的批评自己改的,但也显露出江青没事找事的疯丫头心理。把妇代会主任“周福兰”改为“周克周”,表示“克制周公”,说什么“用咱们这个周,克制他那个周”,则简直是儿戏,而且必然引起周恩来的愤怒,足见江青在政治上的幼稚。毛泽东要么就该一辈子不许江青搞政治,要么就该让她早点搞,从延安时期就跟邓颖超大姐一块搞,就算带研究生,十年八载也带出来了。不该让她当了半辈子文学少女后再出来搞,把政治都当成文艺节目了。<br/>       其实这些都跟我没关系,我当年才9岁,也没注意。最令我生气的是江青把一个农民“王孝岐”的名字改为“王灭孔”,我们全家在收音机里听到这个报道后,我妈高兴得哈哈大笑,因为我妈姓王,跟我爸吵了一辈子,这回可解气了。我爸则气得一拍桌子:“这个王八犊子!你叫王灭孔?我看你叫王八蛋!”当时因为江青鼓励妇女穿连衣裙,把文艺也搞得很热闹,很多下层群众对她颇有好感。可是我因为这件事,开始觉得江青没水平。我不像我父亲那样把气撒在“王孝岐”身上,我觉得江青的思想里有一种太重视表面文章、不能实事求是的问题。<br/>       改了名,就说明反封建了吗?“江青”这个名字当然很出色,但“蓝萍”也不错啊,“李云鹤”也非常不俗啊,为什么非要在名目上下那么大的功夫呢?“全聚德饭庄”改为“工农兵饭店”,里面的烤鸭就具有革命思想了吗?我可能受封建礼教毒害比较深,“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意识比较浓厚。每次跳墙去看电影被抓住后,都大义凛然地交待:“我叫孔庆东,你们爱咋的就咋的!”上大学后,很多同学都搞了个笔名,我坚持用我的俗名。很多自以为是的所谓学者说:“你叫孔庆东,一看就是文革的名字,是不是崇拜毛泽东啊?”我说:“只许毛泽东叫东啊?那毛泽东又是崇拜谁呀?你就是这样做学问的啊?学问如果可以这样做,那还要大学干什么?孔仲尼就是个尼姑,释迦牟尼也是尼姑,关羽是项羽转世,刘备是刘邦投胎,你这种思维才是文革谬种啊!”<br/>       我偶尔也玩过几回笔名,但从来不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什么不好。即使在最危险的日子里,也没有考虑过隐姓埋名。子曰:“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别说一个“王灭孔”,历史上多少次劫难都没有灭掉孔门。孔子之后,八代单传。到东汉年间,定居曲阜者才繁衍到二十多户。五代后梁时,有个叫孔末的小时工,趁社会动乱,将曲阜孔子后裔杀害殆尽,自称圣人嫡系。但孔子43代孙、不满周岁的孔仁玉藏于外祖家,幸免于难。后唐明宗诛孔末,复正统,孔子后裔再度繁盛。孔仁玉有四子,到46代时分为5位,到53代时分为20派,到56代时分为60支,亦称60户。我孔庆东就属于这5位、20派、60支里的第一位、第一派、第一支,家谱里叫做“圣人位、圣人派、圣人户”,我的58代祖便是衍圣公。五胡乱华、蒙古灭宋、满清入关,都没有动摇孔门的地位。乾隆年间修谱时,曲阜孔子后人已过2万,咸丰年间4万,民国期间战乱频仍,一直徘徊在5万多。新中国后,半个多世纪的和平建设,使孔门高速繁衍,至今仅曲阜孔子后裔就超过10万,全世界孔子后人已达300多万。虽然跟王姓的7000多万远不能比,跟李姓的1亿人口更不能比,但姓王姓李的想依仗人多灭掉我们姓孔的,恐怕也是个玩笑吧。<br/>       轰轰烈烈的批林批孔运动,使我有机会读到老祖宗的言论,不禁深为叹服。“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说得不对吗?“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说得多好啊。连孟子说的“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我都觉得是千古不易之论。由对孔孟之道的好感,我顺便觉得林彪也没有多么可恨。倒是从江青这么胡折腾,害得同学都给起外号,叫我“孔老二”、“孔老三”、“孔老八”的,隐隐觉得这个傻女人恐怕要遭报应。其实江青有很可爱的一面,她跟工作人员打扑克,输了就不高兴,经常跟警卫员和服务员吵架,喜欢显摆自己,喜欢送人东西,这才是真正的“不摆架子”,真正的跟群众打成一片。假如她老公地位没有那么高,那江青的浪漫情怀可能会更多地发挥出正面效应。但可惜这个自以为聪明智慧的纯真婆娘,这个中国20世纪的“革命娜拉”,竟敢在至圣先师文宣王头上动土,忘了她们老李家跟我们老孔家的千年交情,结果怎么样?正应了老毛给她那封深情款款的信里所写:“我死了以后,看你怎么办?”人活着难免要斗争,有时候还要革命,但动不动就想灭掉人家,这种念头是危险的。多数情况是灭不掉人家,自己反倒引火烧身。在今日建设和谐社会的情境下,这个教训是各路愤青特别应该记取的吧。子曰:“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善哉!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6 17: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好高深!</p><p>没读懂!</p><p> </p>[s:03][s: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0: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s:06][s:06][s: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9: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但可惜这个自以为聪明智慧的纯真婆娘”第一次听到这样形容江青的字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9 14: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流花静</i>在2006-11-7 9:02:11的发言:</b><br/>“但可惜这个自以为聪明智慧的纯真婆娘”第一次听到这样形容江青的字句!</div><p></p>我也是第一次看别人这样形容的,非常赞同,看她在政治风浪中的作为,确实够纯真的.也许她就是中国现代第一个\"愤青\"吧,呵呵.<img title=\"em12\" src=\"http://www.ahelp.cn/bbs/Skins/Default/emot/em12.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22:4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单纯的看现代历史的每个“人”,其实都是可爱和可敬的人---可惜的是时代把他们都拉进泥坑里面搞成了丑小鸭。</p><p>江青作为年轻演员的佼佼者,文武双全,唱得打得,摄影技术有多作品可查,影剧编导的水平没有人能否认。可是不幸(当然她那时侯是觉得大幸)介入政治---偏偏又是至今都没有专家搞明白的政治,只好白绫自尽追随先夫共赴九泉了。</p><p>看中国历史,只要看透一点纸背,总不免抚膺长叹----混乱的政治,浪费了多少人才!</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1 09: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赞成楼上的意见,俺认为那是时代的错。</p><p>想当年,有多少文人为江青歌功颂德,换个时代却又千夫所指,好听的说中国的文人马后炮,不好听的说他们。。。。(不说为罢,免得罪文人)</p><p>曾历经那一个年代的人,相信对此类文章都麻木了。任何时代都有小丑出现,就如当今网络时代,造就了木子美与芙蓉姐姐一样。。。。</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3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昨晚看凤凰评鲁迅的节目,有段话让我想起老汉在中学时代\"鲁迅\"帖子的评论,节目说(大意):为什么鲁迅给人批评或赞扬至今,而一时姓国一时姓共的郭沫若(他儿子倒挺有骨气的,这是我老爸告诉我的)\\躲清净虚无缥缈的沈从文\\纸醉金迷外逃国外的张爱玲没有人批评,只有颂扬?</p><p>我不愿意批评老舍,老舍当初一腔热血回国,一腔热血投湖,看老舍的作品,他还是想贴近平民的.哎,他要有诗人流沙河\"乖乖儿,快来骑马马\"的乐观就好了,还有傅雷夫妇,哎!</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5-5-14 20:37 , Processed in 0.01681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