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杨东

[歌曲分享]般若波罗密多心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9 13: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杨东</i>在2006-11-6 14:49:23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水流花静</i>在2006-11-6 9:03:28的发言:</b><br/>  平时杨东也碎碎念这般若波罗蜜心经?</div><p>朋友说这个可以降火~~~~所以背诵玩玩。不过发现帮助不大。似乎。</p></div><p>几乎每本经书都自我标榜自已的神灵,信则生效..密宗的佛本就更离谱.明写念六写真言\"嗡玛尼贝妹吽\"当即可邪气自退.百毒不侵.说得神乎其神.为恐无效有违世愿.都自圆其说信则灵不信则来灵.</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6: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般若波罗密\"是梵文,意译:智慧(般若)波罗(到)心(密)里.佛经所说,无非希望众生远离贪\\嗔\\痴,获得无上的戒(自律)\\定(自持)\\慧(自了LIAO即智慧).</p><p>至于佛经中所说神灵,可做2层理解:1是适应一定根基的众生,令他们容易对善法生起信心;2是可能确实有佛所说无量世界,只是我们肉眼凡胎,无法知见.禅宗达摩祖师曾被人问:\"你可知道自己死后去那里?\"祖师回答:\"不知道!\"于是被嘲笑,祖师解释:\"因为我还没有死过.\"于是僧众鸦雀无声.</p><p>如果执着\"神灵可信\"与否,就早失去了佛说的真义,&lt;金刚经&gt;里说: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妄,又说佛法也是非法,又说佛陀实未说法.   佛的说法,本来就是根据众生根基的深和浅,相机采取不同方法.由于在世权贵很多不行善法,反而享福,因此不明因果的人很难对善法生起信心,以为行恶可以富贵.你就权且看做是佛陀一片苦心,死时自然知道答案.</p><p>至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的说法,则是中国人民间的说法,而佛经中则明确说明\"不管你信不信,这神灵都是存在的\",绝对不会说你不信就不灵,这个说法不是佛经中的说法.</p><p>佛教讲的是因\\果\\业\\缘,神\\鬼只是有别于人间的另外世界,人的命运好坏有因\\缘\\业的影响,但并不是不能改变坏的命运,只要一片至诚\"立身\",自然可以\"改命\",因此,可以说佛陀是教育大家\"自助\"(立身)\"助人\"(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的.   用\"灵\"与\"不灵\"来决定自己\"信\"与\"不信\",这个判断的前提本来就是\"不信\".\"灵\"与\"不灵\",关键看你做的对与不对,如果你吃喝嫖赌,你就是有百万家产,佛菩萨也救不了你,你以为:\"佛菩萨是贪官污吏,可以贿赂\\拉关系\\说人情的?你信他,他就会关照你?要知道你做得不对,苦果也是你自找的,并不是佛菩萨要惩罚你,是你自己在惩罚你自己!\"</p><p>TO杨东:&lt;心经&gt;的藏语版不错,想降火,听&lt;大悲咒&gt;VCD版的尤佳.</p><p>宇宙浩瀚,还有多少世界我们不知道的?用\"迷途汉\"老汉在&lt;谈天说地&gt;里&lt;<strong>继续说在美国的“自信心”&gt;的话做结束:\"</strong>譬如我们的信仰,选择信上帝,怎么也比选择不信上帝要好些。只有笨蛋才选择相信“没有”上帝。  \"原因吗,在上文中说的很是清楚.究竟谁是笨蛋?呵呵</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6: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宁做王通流,择善从之,不论何家所言.</p><p>浪兄说非我所言.不说大道之上的所谓,这些大家都懂,,而是以理说理.心诚则灵就是信与不信之事,这在多本佛经都有标明,不仅出自民间之口,像大悲咒,三宝歌都有有说近似于心诚则灵的话语.尤其藏传佛教的经本为多.</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7: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心诚即信,不诚即不信,这没错.但灵与不灵,心诚与不诚只是前提,心不诚肯定不灵,心诚了还得看你的业\\因\\缘,以为心诚就灵,未免太便宜取事,佛经也说一切是看行动的.   大悲咒84句,全是梵文,83句是讲观世音菩萨83种化身,1句讲娑婆世界,之中没有1句讨论心诚则灵的.   你要讨论的,1是做佛事灵不灵,2是诵经咒灵不灵.首先都告诉你要心诚,什么是心诚,不能光为自己发心,要知道为众生发心,这才叫心诚.   口口声声说信,念念只为自己,不是真信,是想找佛菩萨当黑社会老大,做你的靠山,当然会不灵.   其次,讨论一下灵与不灵,大家关心的不外改变的效果和发生改变的时间,很多人以为象做法\"太上老君饬:急急如律令\",然后就能狂风大做,其实是错误的看法.要知道,佛法认为:神通敌不过业力,定力能转业力.做好自己的做人本分,才是心诚的表现,灵与不灵,就有快有慢,有些几个月见效,有些几十年见效,有些可能你这辈子都看不到效果,但后世肯定能见效.   儒家虽然博大,但略失精深___当然这跟历代统治阶级的误导有关;道家虽然精深,可惜略嫌简约___当然跟道家子孙争强好斗,与佛家争宠,以至唐朝时赌输烧光很多典籍有关;佛家博大精深,法门众多,也难怪爱因斯坦都把佛教徒与佛陀时代的希腊人(亚里士多德)相提并论.   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不要孤立讨论,失去意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9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静心降火听大悲咒,药师咒或药师心咒都不错,好几个版本,网上下载小心点,还是VCD版的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宁静,随时都可以宁静,宁静,不是耳朵的宁静,是心灵的宁静,彻底的脱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09: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我每天早上都念,提醒自己要多作善少作恶.我不及浪师兄精进,佛理我自己明,但不会度人.不知如何说出来.有时说了,许多人都不听而出言反讽,为了免增别人的口业,还是少说话多做事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3: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杨东</i>在2006-11-10 9:07:10的发言:</b><br/>想宁静,随时都可以宁静,宁静,不是耳朵的宁静,是心灵的宁静,彻底的脱离!</div><p></p>想都不想的时候,自然都能感到清净,才是彻底的解脱.咒,梵文,总一切义的意思,心法.六字大明咒:OUM表佛崇高的身\\语\\意;MA   NI表明珠,象征千变万化的智慧;BEI   MEI表莲花,象征清净无染;HONG表破除一切障碍,迅速证得无上菩提.心口如一,方是真实.        无始旷劫,习性难改,又加外缘,如云蔽月,说宁静能宁静,只怕不易.说也容易,想也容易,做就难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3:46: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草草</i>在2006-11-10 9:27:31的发言:</b><br/><p>我每天早上都念,提醒自己要多作善少作恶.我不及浪师兄精进,佛理我自己明,但不会度人.不知如何说出来.有时说了,许多人都不听而出言反讽,为了免增别人的口业,还是少说话多做事了.</p></div><p></p>说我精进,让我脸红,平时懈怠,一遇恶缘,才又警醒,惭愧,而且工夫常常间断\\夹杂,最可笑,喜欢胡说八道,增了口业还沾沾自喜.<img title=\"em04\" src=\"http://www.ahelp.cn/bbs/Skins/Default/emot/em04.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img title=\"em04\" src=\"http://www.ahelp.cn/bbs/Skins/Default/emot/em04.gif\" style=\"CURSOR: pointer;\" alt=\"\"/>向你学习,少说话,多做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也没什么事要去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4: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杨东</i>在2006-11-10 14:08:11的发言:</b><br/>最近也没什么事要去做。</div><p>\"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嘻嘻</p><p>很多人以为信佛是迷信,主要原因有2:</p><p>1是看到很多人烧香拜佛,以为佛家提倡崇拜偶像.   </p><p>  其实释迦牟尼是明言不搞偶像崇拜的,只是别人把他做了偶像他也没辙.</p><p>而且佛家说佛像只是表\"法\",有法就有佛,没法在心就是泥胎木雕.</p><p>2是很多信徒和所谓的\"僧众\",行为不检点,聚财敛财.      </p><p>释迦牟尼在2500多年前,在&lt;楞严经&gt;里说,末法时代,魔弟子穿袈裟,混入佛门,图坏佛法.</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0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佛,是博大精深的。</p><p>因为有等于无,无等于有。也就是说你信等于不信,不信等于信。</p><p>咩都距话晒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1 09: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佛的经典就是:不要太执着,就是“放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13: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残剑</i>在2006-11-10 19:21:20的发言:</b><br/><p>佛,是博大精深的。</p><p>因为有等于无,无等于有。也就是说你信等于不信,不信等于信。</p><p>咩都距话晒了。</p></div><p></p><p>1\\佛法不是\"诡辩\",活的就是活的,死的就是死的,了了分明,才是色空不二的见解.</p><p>2\\无不是佛法所说的\"空\",没有接触佛法的,才会简单地以为\"有等于无,无等于有\".那我问你\"活等于死,死等于活\"?</p><p>除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外,\"受想行识,亦复如是\".也就是说\"五蕴\":色受想行识,与\"空\"不二的意思.有\\无都属于实相,在实相中二者本来不等.</p><p>拜托,先真正了解一件东西后,再来评论,否则冤枉了别人咯.</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3 13: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杨东</i>在2006-11-11 9:26:23的发言:</b><br/>其实佛的经典就是:不要太执着,就是“放下”!</div><p></p>对头!但不能因此认为佛是主张消极\"避世\"的,其实\"放下\"的是贪\\嗔\\痴,不要执着的是功名利禄,    但是工作是要好好做的,事业也是要好好发展的,还是要好好帮助自己和他人的.不是说叫你什么都放下,去逃离尘世.因此,佛其实是提倡积极入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4 11: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令我想起电视剧本那老掉牙的,主角患癌症,用恶毒言语行为假意赶走心爱的人的剧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4 11: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海</i>在2006-11-4 11:26:09的发言:</b><br/>倒令我想起电视剧本那老掉牙的,主角患癌症,用恶毒言语行为假意赶走心爱的人的剧情~</div><p></p>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b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6 08:54: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似水若冰</i>在2006-11-5 21:14:02的发言:</b><br/><p>祝福!</p><p>这是女生写给男生的吧!</p><p>男生是杨东,女生是杨东的女友</p></div><p></p>这是佛爷写给众生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7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神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10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想宁静,随时都可以宁静,宁静,不是耳朵的宁静,是心灵的宁静,彻底的脱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5-5-14 20:36 , Processed in 0.01709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