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416|回复: 23

北京之旅特辑之三----长城与明十三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16 01: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    北京的旅游特辑写了二篇,其实还有三篇的,只不过因为太忙和太懒,一直疏于写作,今晚看回北京的照片,仿佛重回到北京一般,所以便提笔讲述我在北京自由日子第二天的行程。</p><p>    上一辑说了我去了天安门和故宫,来北京的时候就想着报一天团游长城和明十三陵,因为长城离北京城较远,而且我一个女孩人生路不熟的,结果打听的价钱是一天120元。在天安门游玩的时候,一位大妈模样的人说游长城一天才80元,还包中午一餐,更包免费接送看升国旗,便心想会不是骗人的,然后上车之后再宰你一顿,或者带你去购物点之类的。不过当时也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寻找旅游社了,所以便答应这位大妈跟这个团。</p><p>    凌晨4点半钟就要起床,5点钟旅游社的一部小车便停在我住宿的宾馆前面接我去看升国旗。晚上我已经打听到按照现在的季节,升国旗的时间应该是早上5:50分。到达目的地后已见是人头涌涌,国旗下更挤了不少人,而我只能站在天安门的这一边遥望。一直以来只是在电视上看过升旗,觉得真是太帅了,那种民族的自豪感令我一直都想亲眼看一下升旗是怎么样子的,今天终于可以看得到了。可惜我怎么挤都挤不到最外面的那一层,只能站在那里打着冷颤高举相机了。</p><p>    到50分的时候,二边的车辆全部都停在那里,国旗班的战士们出来了,操着整齐的步子,手中拿着红旗,四方队一过了金水桥,全部都操正步走,那雄壮的踏步声令人肃然起敬,看得我特别激动,但前面的高个子实在档住了我的视线。只能听见奏国歌的时候国旗便慢慢的升了上去,而升国旗的时候国歌是奏二遍的,原因为何我还没有问到。</p><p> </p><p><br/></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看着国旗高高的飘扬在天安门的上空,我的心突然有一种自豪的感觉。上了大巴之后便向第一个目的地,八达岭长城出发了。在车上的时候,狡猾的导游终于说出了这次80元的奥秘,说什么其实大家都知道80元会赔钱之类的话,然后便说有一个景点怎么怎么样,吹得天上有地下无的,不过门票是80元。坐在了车上,大家也不能说不去,都在心里憋着一口闷气。我只能安慰自己,一天游八达岭,明十三陵,再去看个什么皇家四合院,加个什么景点的,160元也就算了吧,不然搞得自己不开心,那多不顺畅啊。</p><p>     过了一个小时之后,导游的声音便把我从睡梦中吵醒了,原来居庸关快到了。可怜我昨天晚上因为和北京的会员ice0000去蒲三里屯,只睡了二个多小时的时间,今天还要走长城,想起就可以想象我的腿一拐一拐的样子。而雄伟的居庸关很快的便出现在我的面前,居庸关是明代京师重要孔道,沿长达25公里的峡谷由北而南设岔道城、居庸外镇、居庸关城和南口四道防线。八达岭就是居庸外镇。</p><p>      这里不仅是古代重要的军事防御关口,而且也是交通要道。从这里南通昌平、北京,北去延庆,西北往宣化、张家口,“路从此分,四通八达”。八达岭也因此得名。 <br/>   <br/>     远远的便看见了水关长城四个大字,我并不知道水关长城是不是就是八达岭长城,只不过听别人说这个长城是最短的,哎,只能又感叹了一遍上了黑船。只见瓮城墙上内外两面都有垛口墙,四面拒敌。倘若敌人攻破关门涌入城内,将受到四面守城将围歼,敌人如落瓮中。瓮城是长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都建在地形险要的交通要道上。八达岭的瓮城也不例外。长城墙身高大坚固,上窄下宽,墙基宽约6.5米。</p><p> <br/></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看到这个牌,确定自己是真的来了八达岭了。</p><p> </p><p><br/> </p><p>登上了关城的城台,威武的士兵雕像,仿佛回到了战火峰飞的时代。</p><p> </p><p></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这里有南北二边,看到一边的楼梯特别长,而且人特多,另一边写着“好汉坡”,短而陡,我决定先做一回好汉,挑战一下这个不知道有多少度的陡坡。</p><p>      虽然开始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是从登上长城的那一刻开始,我就觉得自己的脚力不好使唤了。每一个台阶,竟然有35至40公分,我真是累得气喘嘘嘘的。</p><p> </p><br/><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好汉坡果然不同凡响,我还只是爬了一半,已经双脚发软,转身望向身后的长城,如一条蜿蜒的巨龙,将几个孤僻、自傲的山头捆绑在一条细长的绳索上。远空蓝天白云,崇山峻岭。一股豪壮气息油然而生。</p><p></p><p> </p><p></p><p><br/> </p><p>而城墙基座和两边的城墙,一律有青砖构建,在风雨霜雪的侵袭中,青砖已经褪色,变得枯硬苍灰。</p><p> <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而这时候我也上了一个烽火台,它是万里长城防御工程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的作用是作为传递军情的设施。传递的方法是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因白天阳光很强,火光不易见到,夜间火光很远就能看见。在古代没有电话、无线电通讯的情况下,这种传递军情信息的办法可以说十分迅速了。</p><p> </p><p></p><p><br/></p><p>     峰火台里面很阴凉,密密麻麻的石柱,关于烽火台的布局也是十分重要的,要紧的是要把它布置在高山险处或是 峰回路转的地方,而且必须是要三个台都能相互望见,以便于看见和传递。</p><p> <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4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先上好汉坡,是明智的选择,因为这边比较难走,上来的人比较少,而我就避免了人潮,好好的享受这难得的美景了。每穿过一个烽火台,向身后的群山峻岭看去,都是一种独特的视角;长城也呈现出一种别样的风情,与蓝天、白云、清风、山峰、绿树、黄土,和睦的交融在一起,成一幅风情万种的画卷。</p><p> </p><p><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4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终于看见好汉坡的红旗在飘扬了,这个时候我都累得想找个地方坐一坐,越往上爬,这里的长城就越残旧,因为没有经过多少的保养和开发。</p><p></p><p><br/></p><p><br/><br/></p><p></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1: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向下望去,群山在我脚下,虽然脚下的路残旧不堪,却是历史的见证。而此路再往前,已经是完全没有开发的一段长城,延绵不知道多少公里。这二种极端不同的变化,令人顿生一种沧桑的感觉。</p><p></p><p><br/> <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2: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走完好汉坡,就要准备走另外一边更高的北边了,这一段已经走得我十分疲惫,我都不知道怎么走那边高高在上的长城。但是见到许许多多的老伯都健步如飞,就算我拼了,也要走上最高端,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见证。<br/><p> <br/></p><p> </p><p><br/> </p><p>     而这一边的峰火台也十分有特色,有阁楼等其它构筑,烽火台在汉代 曾经称过亭、亭隧、烽燧等名称,明代称作烟墩。它除了传递军情之外,还为来往使节保护 安全,提供食宿、供应马匹粮秣等服务。</p><p> <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来到长城,怎么不留下身影?而独自游玩的路途上,只有到处的找人帮我照相,希望回来不让老妈说怎么全是景,你又不见人影的,呵呵。</p><p> </p><p></p><p><br/></p><p>      就在我爬到全身无力的时候,我也看到了胜利在向我挥手,因为长城开始残旧了。那一刻,我抛开了乐助会,抛开了所有的杂念,工作的压力,只想可以早点上到最高端。那一种感觉,其实是满足的,那是我奋斗的过程,一种我认为已经很久没有试过的感觉。</p><p> </p><p></p><p><br/> </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2:2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终于爬到最高顶,不能再往前走了,映入眼帘的,是连绵无尽的长城身躯。山峦起伏,一派雄沉刚劲的北方山势,尽收眼底。长城因山势而雄伟,山势因长城更加险峻。想起毛主席老人家当年那句“望长城内外,唯余茫茫”的千古豪情,心中所有的累与爱,在那一刻完全忘记。闭上眼睛,张开双手,享受微风带来的阵阵凉意。这一刹,是流了许多汗水之后才得回来的快意感受。多么想留住这一刻的感受啊,仿佛与尘世间的的一切毫无关系,不用再想令人烦恼的工作,爱情,生活与乐助会,实在无法用言语去表达我当时的感受。</p><p>千峰叠翠拥居庸,山北山南处处峰。锁钥北门天设险,半哉峻岭走长龙。</p><p> <br/></p><p></p><p>残缺不全的峰火台,长城,几千年来风霜的见证。</p><p><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2: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由于集合的时间快到了,我也不得不收拾我大好的心情走下长城,如果下次再来北京,我一定再来长城,因为我已经爱上了那种洒下汗水后感受胜利的感觉,人是需要这种感觉来肯定自己和相信自己的。</p><p>当我双脚颤动的下到集合地点的时候,我已经是最后一个回来的了,呵呵,难得来一次,当然要尽兴啦。</p><p><br/></p><p><br/></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2: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坐上大巴,我们向明十三陵出发。明十三陵是明代十三个皇帝陵寝的总称。陵区的东、西、北三面环山,中间为盆地。在广阔的盆地上,埋葬着明代13个皇帝、23位皇后和众多的嫔妃、太子、公主等。而我们参加的是昭陵,它在定陵西约0.5公里处。这里是明代第12位皇帝穆宗朱载后的陵墓,葬在一起的还有他的三位皇后。导游说因为进了昭陵,就不能照相了,因为对先人不敬,所以我也只能在外面照了一张,马上把相机收好耐心的听导游解说了。</p><p><br/></p><p>关于十三陵的介绍,明天再详述。</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3: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离开十三陵后,导游便带我们去买翡翠等玉器,果然不出我的所料。而午餐的质量更是吓死人,基本上都是素菜来的,白饭比在乐昌梅花镇的还要难吃,而且所有的一天游的旅行团都是去那里吃饭的,还哪有得选择啊?</p><p>      午饭后,我们便来到了所谓的皇家四合院。原来这四合院,是北京同仁堂的前身,前几年都不对我开放的,只是03年后才可以由旅行团参观。据说这里面的老中医,在抗击非典中立下了许多汗马功能,因为他们就在这里研究抗非的药物的。</p><p>      旅行团带我们来这里之后,由几名年纪十分大的老中医免费帮我们就诊,当然他们就会根据各人的症状去开一些要关的药物治疗了。而这里的后院,也相当的有特色。</p><p> <br/></p><p></p><p><br/></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3:10: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里的房间结构有点像故宫,而我最喜欢的,就是它的天花,古建筑的天花都是很漂亮很特别的。</p><p> </p><p><br/></p><br/><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3: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出了四合院,导游领完我们再去一个特产的购物店之后,就到了需要加费,本次活动最后一个景点了。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是叫百仙神洞。走进去之后,我才想晕呢,觉得自己简直就成了水鱼一条,这哪里是什么景点啊,完全就是在山里挖一个很大的洞,然后摆100个神仙的雕像进去,介绍每一个神仙的姓名,仅此而已。</p><p></p><p>      这时候我已经完全没有意见了,只能周围看看有哪个神仙我是不认识的。不过原来我不认识的神仙还多着呢,介绍几个给大家认识一下。不收你们的介绍费了,我可是给了80元的。</p><p>幼生娘娘:</p><p> <br/></p><p> 河伯水神:</p><p><br/></p><p>文昌帝君:</p><p> </p><p>大家知道西毒娘娘吗?</p><p><br/></p><br/>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这个可是厉害了,是火神祝融:</p><p> </p><p><br/> </p><p>地官神清宝大帝:</p><p> </p><p><br/> </p><p>东岳大帝:</p><p> </p><p><br/></p><p>看完各路神仙之后,便从后山的这个阁的出口出来了,感觉还是做人好。</p><p> <br/></p>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6 03: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    走了一天的景点之后,最终回到了宾馆,本来还想晚饭后去北京的新蒲点“后海”玩一下的,可惜二条腿已经再也走不动了,浑身像散了架似的,所以放弃了这个打算。而留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更要逛更多的景点,所以也只能早早睡觉了。</p><p>    感谢各位的观看,请留意之后的“人民大会堂,清华,北大,颐和园”特辑,谢谢!</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09: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p></p><p>攝影角度的存在問題好大。不知道是否相機鏡頭問題?如果是一般的數碼相機,普遍焦段都是三倍光學變焦(等效於傳統相機的35-105mm或者是36-108mm)。而有些數碼相機帶有大倍數光學變焦的。但廣角端大多數都是以35mm。另外有一些高端消費級數碼相機帶28mm廣角鏡的。</p><p>這一些旅遊相片,亦不失爲一輯好作品。圖文並茂,相片存在的問題亦可以由文字來補缺。</p><p>S:給依瀾姐姐一點小小的建議。</p><p>    1、拍風景、風光相片最好使用廣角端去拍(即啓動數碼相機時,相機所調定的原始焦段。)</p><p>    2、風景、建築攝影,必須注意水平線問題,最好使用相機內設的風景模式(很多數碼相機都內帶風景模式,還有井字形的等分法。亦叫黃金分割法)</p><p>    3、對於陰雨天氣,最好使用白平衡。有陰天的白平衡模式,可以多嘗試其他禾平衡,這樣拍出來的相片會更有趣味。亦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p><p>    由於工作關係,未能完善,請原諒!</p><p>此帖加精!</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5-5-14 21:36 , Processed in 0.01542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