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杨东

杨丽娟父亲杨勤冀遗书全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4-17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事不关刘德华,关键在于家庭教育。为什么做父亲的要如此娇惯女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3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寂寞</i>在2007-4-2 15:41:21的发言:</b><br/><p>楼上这样说有点不厚道,无论我们怎么不认同他们一家人的做法,现在人都死了,而且他们也没有伤害到什么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了。</p><p>以下的文章是今天新快报的评论:</p><p><strong>杨丽娟事件:一道娱乐盛宴美餐</strong></p><p>陈壁生 </p><p>近日,所谓“杨丽娟事件”,迅速取代了“钉子户事件”,成为报纸、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成为大众娱乐时代的一个典型例子。一个人因为偶像崇拜而走火入魔,一个家庭因为孩子的偶像崇拜而家破人亡,这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各种 <br/>媒体的猎奇式报道和网友的消遣性发言,彻底解构了这个事件的悲剧性,而使之成为娱乐盛宴中的一道美餐。 </p><p>娱乐媒体、娱乐记者和观赏的大众,成为这道美餐的主要享用者。近十年来,网络的兴起,传媒的有限发达,使言论有了一点狭小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释放出一个开放社会的端倪的同时,也马上释放出一个娱乐时代。在各种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中,猎奇、寻找刺激、无限度地以“抓眼球”为目的,成为各种媒体系列报道的主要特色。 </p><p>从一开始的“父亲为圆女儿心愿竟然卖肾筹款”,到杨父死后的“杨母要刘德华向亡夫遗体鞠躬”、“杨丽娟拒绝葬父,华仔遭50万索赔”,一直到残缺的杨家返乡后的“杨氏夫妇早已离婚,杨丽娟家人有严重精神病史”,光看这些报道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媒体是怎样以娱乐的心态,对这个家庭进行夸张报道,把这个家庭的惨剧赤裸裸地变成娱乐式的批判材料,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p><p><strong>在这场盛宴中,没有多少人去探讨杨丽娟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没有多少人去探讨这个社会应该以什么态度去看待“不正常的”、“有病”的人,没有多少媒体以一种理解悲剧、宽容弱者的心态去为这一家人呼吁救济。</strong>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呼叫,曾经造就像“芙蓉姐姐”这样的娱乐丑角,而今天,这套制造“芙蓉姐姐”的工具正被用于对付一个心理病人。 </p><p>任何时候的偶像崇拜,都会出于某种同构的心理动因,这些心理动因可能还来源于某种同构的时代困境、心灵困境、宣传方式等等。<strong>几十年前,这个国家便有成百万、千万杨丽娟型人格的人,为政治领袖而集体癫狂。偶像崇拜的极端化,就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是社会性的,不是个体性的,是时代性的,不是个人性的。</strong>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对杨丽娟这样的人,应该持宽容、同情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谴责和辱骂。 </p><p>所谓“杨丽娟事件”很快就会过去,但是,留下的却是一个残缺的家庭,一个在媒体的恶炒、大众的逼视、明星的冷漠中走向疯狂的家庭。杨丽娟事件之后,信仰缺失时代的偶像崇拜如何演变成心理病态,一个社会应该如何救助弱者和病人,媒体和公众应该如何面对社会悲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p><p>(作者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br/></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16pt\" valign=\"top\" align=\"center\" height=\"30\"><b></b></td></tr><tr><td align=\"center\"><br/></td></tr><tr><td class=\"content2005\" height=\"23\"><span class=\"content\"><p><strong></strong></p></span></td></tr></tbody></table></p><br/><br/></div><p>两年没见,怎么老陈还没毕业啊?</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0 12:5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拍品1-菩提手链(已结束,得主-宝妈,交易已完成)

人已去了。不便说什么。。。安息吧。。愿你来世有一个和睦的家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30 13: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湖南省娄底地区新化县西河镇官庄小学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片云</i>在2007-3-30 13:01:00的发言:</b><br/><p>你真要寻死,为什么不把你的生命机会,转让给我们的VINI?!?!</p>[s:06]</div><p></p>vini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3 09: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广东省云浮地区郁南县西江中学学生陈树娇(开心哥认捐)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寂寞</i>在2007-4-2 15:41:21的发言:</b><br/><p>楼上这样说有点不厚道,无论我们怎么不认同他们一家人的做法,现在人都死了,而且他们也没有伤害到什么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了。</p><p></p></div><p>我的回文里每一篇都说我自己不厚道的啦,哈哈</p><p>金星列举的那些报到标题我十分赞同的有以下两个标题:</p><p><span class=\"digest\"><font color=\"#3a4343\" size=\"2\">媒体报道:<font color=\"#000000\">遗书落款为“07.3.23”,杨父早有自杀的倾向;</font></font></span></p><p><span class=\"digest\"><font color=\"#3a4343\" size=\"2\"><font color=\"#000000\">媒体报道:杨勤冀的自杀,其实是一种解脱,因为他无法面对日后的生活。</font></font></span></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17 19: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认为事不关刘德华,关键在于家庭教育。为什么做父亲的要如此娇惯女儿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4-23 15: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寂寞</i>在2007-4-2 15:41:21的发言:</b><br/><p>楼上这样说有点不厚道,无论我们怎么不认同他们一家人的做法,现在人都死了,而且他们也没有伤害到什么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了。</p><p>以下的文章是今天新快报的评论:</p><p><strong>杨丽娟事件:一道娱乐盛宴美餐</strong></p><p>陈壁生 </p><p>近日,所谓“杨丽娟事件”,迅速取代了“钉子户事件”,成为报纸、网站、论坛的热门话题,成为大众娱乐时代的一个典型例子。一个人因为偶像崇拜而走火入魔,一个家庭因为孩子的偶像崇拜而家破人亡,这到底是悲剧,还是喜剧?各种 <br/>媒体的猎奇式报道和网友的消遣性发言,彻底解构了这个事件的悲剧性,而使之成为娱乐盛宴中的一道美餐。 </p><p>娱乐媒体、娱乐记者和观赏的大众,成为这道美餐的主要享用者。近十年来,网络的兴起,传媒的有限发达,使言论有了一点狭小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释放出一个开放社会的端倪的同时,也马上释放出一个娱乐时代。在各种对杨丽娟事件的报道中,猎奇、寻找刺激、无限度地以“抓眼球”为目的,成为各种媒体系列报道的主要特色。 </p><p>从一开始的“父亲为圆女儿心愿竟然卖肾筹款”,到杨父死后的“杨母要刘德华向亡夫遗体鞠躬”、“杨丽娟拒绝葬父,华仔遭50万索赔”,一直到残缺的杨家返乡后的“杨氏夫妇早已离婚,杨丽娟家人有严重精神病史”,光看这些报道题目,一眼就可以看出,媒体是怎样以娱乐的心态,对这个家庭进行夸张报道,把这个家庭的惨剧赤裸裸地变成娱乐式的批判材料,暴露在公众的面前。 </p><p><strong>在这场盛宴中,没有多少人去探讨杨丽娟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和心理原因,没有多少人去探讨这个社会应该以什么态度去看待“不正常的”、“有病”的人,没有多少媒体以一种理解悲剧、宽容弱者的心态去为这一家人呼吁救济。</strong>媒体的报道和网友的呼叫,曾经造就像“芙蓉姐姐”这样的娱乐丑角,而今天,这套制造“芙蓉姐姐”的工具正被用于对付一个心理病人。 </p><p>任何时候的偶像崇拜,都会出于某种同构的心理动因,这些心理动因可能还来源于某种同构的时代困境、心灵困境、宣传方式等等。<strong>几十年前,这个国家便有成百万、千万杨丽娟型人格的人,为政治领袖而集体癫狂。偶像崇拜的极端化,就是一种心理疾病,这种心理疾病是社会性的,不是个体性的,是时代性的,不是个人性的。</strong>所以,一个健康的社会,对杨丽娟这样的人,应该持宽容、同情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谴责和辱骂。 </p><p>所谓“杨丽娟事件”很快就会过去,但是,留下的却是一个残缺的家庭,一个在媒体的恶炒、大众的逼视、明星的冷漠中走向疯狂的家庭。杨丽娟事件之后,信仰缺失时代的偶像崇拜如何演变成心理病态,一个社会应该如何救助弱者和病人,媒体和公众应该如何面对社会悲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p><p>(作者系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br/></p><p><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95%\" align=\"center\" border=\"0\"><tbody><tr><td class=\"font16pt\" valign=\"top\" align=\"center\" height=\"30\"><b></b></td></tr><tr><td align=\"center\"><br/></td></tr><tr><td class=\"content2005\" height=\"23\"><span class=\"content\"><p><strong></strong></p></span></td></tr></tbody></table></p><br/><br/></div><p>两年没见,怎么老陈还没毕业啊?</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5-1-10 14:25 , Processed in 0.01616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