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助会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665|回复: 10

[转帖]悼念唐德刚先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31 09: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今早打开论坛,看到唐先生的噩耗,转载如下;</p>
<p>在当地时间26日深夜11时20分,一代大家唐德刚即因肾衰竭在旧金山佛利蒙家中去世,享年90岁(按中国传统虚岁)。其外甥、安徽大学原副校长刘永生感慨道:“似乎冥冥之中他知道自己的最后心愿完成了,于是就飘然而去了。”<br/><br/>夫人吴昭文表示,唐德刚近年罹患老年失智和肾病,但拒绝接受洗肾,临终前没有遭受任何痛苦,“走得非常平静”,甚至没有住院“插管”。吴昭文是中国国民党元老吴开先之女。两人在纽约相识相恋,写下“千金小姐下嫁穷小子”的佳话。夫妇俩育有一子一女,长子光仪是建筑师,女儿光佩是计算机工程师,有男孙和女孙各一。<br/><br/>唐德刚幼承庭训,国学根底深厚,重庆中央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任教安徽学院。抗战胜利后,考取自费留美,负笈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1959年获哥大博士学位。先后任教哥大和纽约市立大学,并兼任纽大亚洲史学系系主任。<br/><br/>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后,唐德刚便返回阔别20多年的安徽探亲,看望老母,此后长期为中美交流出力。<br/><br/>在史学方面,唐德刚有两大重要贡献:一是口述历史,二是关于中国近代演变的“历史三峡”说。唐德刚在纽约创建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访问经历抗战时期的老人,是他积极推广口述史研究的贡献之一。<br/><br/>唐德刚访问过许多当代重要人物,包括李宗仁、顾维钧、胡适、张学良等。他的成名作是《李宗仁回忆录》,至今仍是口述史的扛鼎之作。唐也因长期访问胡适,被视为胡适晚年的入室弟子、胡适思想的传播者。此外,他最有名的历史著作是《晚清七十年》。<br/><br/>唐德刚逝世消息传出后,引起中国近代史学界的震动。在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杨天石教授看来,其他历史研究者只专注于自己的领域,而唐德刚不同,在其历史作品中,上下、古今、中外都是糅合在一起谈。杨天石坦言,这在目前的史学界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而这种纵横捭阖的能力恰恰说明唐德刚先生知识渊博。<br/><br/>“唐先生说话很幽默、诙谐,虽然他操一口安徽官话,但并不影响他生动的表达。”杨天石说,“所以,唐先生的书也很生动有趣,甚至会影响你的情绪。我读唐先生的书有时候会笑出来。”<br/><br/>唐德刚作品列表:<br/><br/>  ·史学:<br/>  《中美外交史百年史1784-1911》<br/>  《晚清七十年》<br/>  《袁氏当国》<br/>  《新中国三十年》<br/>  《美国民权运动》<br/>  《中国之惑》<br/>  口述回忆录与传记:<br/>  《李宗仁回忆录》<br/>  《顾维钧回忆录》<br/>  《胡适口述自传》<br/>  《胡适杂忆》<br/>  《梅兰芳传稿》<br/>  《张学良口述历史》<br/>  ·文学作品:<br/>  《战争与爱情》<br/>  ·其他:<br/>  《史学与红学》<br/>  《书缘与人缘》<br/>  《第三种美国人》 <!--对主帖发表意见放在主帖内容后面 --><br/>-----------------------------------------------------</p>
<p>唐先生的书是我启蒙著作中重要的一部分,特此跟帖以表悼念:</p>
<p>悼念唐德刚,感恩唐德刚<br/>----有些人活着,但已经死了;<br/>有些人死了,但永远活着。<br/>唐先生走好,您就是后一种永生的人,因为你的著作而永生。 <br/></p>
<p>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4: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跟着又看到钱学森逝世的报道,祝他在天堂得到安息。</p>
<p>-----------------------------------------------</p>
<p>录东坡诗作纪念这位曾经在喷气动力技术上作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p>
<p>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br/>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br/>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br/>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br/></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0-31 14: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再次感叹:两个人无论文学历史还是科学技术,都是在美国得以研究和发挥,虽然他们的成绩属于全人类的成果,但最得益的还是中国人。</p>
<p>受人滴水之恩,尚且应该涌泉相报,何况驼峰航线下散落的几百飞行员的遗骸!</p>
<p>静心时候我常为自己喊了30年“打倒美帝国主义”而羞惭。</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1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啊,一个又一个大师都走了,21世纪还有大师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0-31 22: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特此跟帖以表悼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 11: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7 19:58:00 | 显示全部楼层
<p>11月23日,又一位我非常尊敬的中国人---杨宪益先生逝世。</p>
<p>至此,几乎可以说中国清末民初培养出来的大师已经全部离世。</p>
<p>新一代大师可能要靠外国培养回来了。</p>
<p>-----------------------</p>
<p>转载有关杨先生简单的生平叙说:(详细的就要看他的传记英文自传体《白虎星照命》,意大利文译本书名为《从富家少爷到党员同志》,中文译名《漏船载酒忆当年》,于2001年4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作为“百年人生丛书”出版了)</p>
<p>除了《红楼梦》,杨宪益、戴乃迭联袂翻译成英文的中文作品从先秦散文到中国古典小说《魏晋南北朝小说选》《唐代传奇选》《宋明平话小说选》《聊斋选》《老残游记》以及全本《儒林外史》《红楼梦》,达百余种,近千万字,这在中外文学史上都极为罕见,甚至有人评价他“翻译了整个中国”。1999年11月18日,戴乃迭去世,杨宪益也停止了翻译工作。他在一首缅怀诗中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从来银汉隔双星。”</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28 07: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逝者安息,生者不息!</p>
<p> </p>
<p>自然轮回,生命常在!</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1-30 15:31:00 | 显示全部楼层
<p>彼时的美国,不是今日的美国。</p>彼时的中国,不是今日的中国。
<p>历史的功过,任人评说。</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17: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p>汉叔,你读过多少书啊!你关注的领域真是广,而对个人心路历程的反思实让小辈感佩。</p>
<p> </p>
<p>不过,上述诸位除了钱老或许可以称作中国的科学大师之外,另两位还值得商榷。如果唐老与杨老都可以称作大师的话,那中国的大师该有很多。更主要的,我不太喜欢称人为大师,大师该是一个极高极高的荣誉,大师太多就不不值,就贬值了,就是我们自己都不尊重自己了。</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12-14 2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活着,但已经死了;<br/>有些人死了,但永远活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乐助会 ( 粤ICP备17000649号 )

GMT+8, 2024-11-24 02:49 , Processed in 0.0471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