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焯明 发表于 2017-4-23 20:56:47

【转帖】《外科风云》陆晨曦是个不合格的医生!

作者 | 烧伤超人阿宝
转帖自 | 烧伤超人阿宝微信

医生群体,对于医疗剧自然有种特殊的偏爱。《白色巨塔》、《实习医生格蕾》和《豪斯医生》这样的经典医疗剧,中国年轻医生少有没看过的。相对于这些全世界医生推崇的经典制作,中国的医疗剧还处在一个相对稚嫩的阶段。而《外科风云》是中国医疗剧的一次相当出色的尝试。

很多医生喜欢吐槽其中的一些技术细节,这其实没有太大必要。艺术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医疗剧不是医疗教学片,在某些技术细节上的瑕疵或者说加工,并不妨碍这部片子本身的魅力。事实上,如果大家去给《豪斯医生》挑技术细节的毛病,也不是挑不出来。

一部片子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讲述出引人入胜的故事。这一点上,《外科风云》做的相当不错,其塑造的几位医生的形象,都非常的真实和生动。我想,很多的临床医生,都能在剧中看到自己熟悉的身边人的影子:医术精湛却狂妄自负的陆晨曦,长袖善舞将科室管理的蒸蒸日上却令人鄙薄的扬帆,关心下属却又总是和稀泥的院长,因为业务不精被上级医生严厉批评甚至从手术台上赶下来的进修医生。

说句实在话,看到这些,我觉得很对同行甚至会有种自觉不自觉的代入感。

这些角色中,最引人注目最让人同情的,是主治医师陆晨曦。在很多人心中,陆晨曦是一个真正的纯粹的医生。

或许,很多才华横溢的年青医生心中,都藏着一个陆晨曦,他们讨厌各种清规戒律,厌烦各种人情世故,不在意身边人甚至病人的感受,只想全心全意的去救治患者。当遭受各种委屈的时候,他们很少反省自己,而是觉得举世皆浊我独清,各种抱怨各种不满。

我自己,也曾经是一个陆晨曦式的医生,也曾经狂妄自负到极点。在某次抢救的时候,身为一个小主治医师的我,强硬拒绝了全市专家团队的会诊意见,而且,事实证明我是对的。

但是,现在我要说的是:陆晨曦绝不是一个优秀的医生,甚至,她不是一个合格的医生。

很多人,包括很多年青医生会认为:陆晨曦哪里不好?她医术精湛,一心只为患者病情考虑,她难道不是一个纯粹的医生?

是的,陆晨曦是一个“纯粹”的医生,但是,正因为如此,她并不是一个优秀的,乃至合格的医生。

因为,医学并非仅仅是纯粹的医术和疾病,如果仅仅如此,医学就太简单了。

医学,不是简单的生物学。医学的服务对象,是人。所以,医学首先是人学,医生,必须明白自己是在和人打交道而不是在和人体打交道。

说学术一点就是:现代的医学模式,早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过度到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如果一个医生不懂得这一点,不能够学会与人打交道的基本技能,那么,他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的。

在与人打交道方面,陆晨曦是非常失败的,与上级,与同事,与学生,与患者,她无一处不失败。而这种失败,绝非是一句简单的举世皆浊我独清所能解释,要归咎于她严重的性格和认识缺陷。

在医患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三个方面,陆晨曦自身都存在的严重问题。

限于篇幅,我们只谈谈陆晨曦在处理医患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陆晨曦因为没有给患者用吻合器而被患者投诉,因为和女处长的冲突被投诉,因为一个咯血患者的手术问题和主任发生冲突。

我不得不说,在吻合器问题上,陆晨曦确实是违背了医学伦理的。

吻合器是全世界已经普遍使用的医疗器材,它可以快速进行吻合,而且有绝佳的吻合质量。使用吻合器,可以在保证吻合质量的同时,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患者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也许,很多医疗器材背后确实有灰色的地带,隐瞒这些灰色地带是错误的,但是,因此将这些先进的技术污名化,同样是错误的。如果因为灰色地带的存在而否认甚至剥夺患者选择使用吻合器的权力,那是对患者知情权和选择权的粗暴践踏。

陆晨曦觉得自己吻合技术好,觉得自己手工吻合效果不次于吻合器,这没有问题。但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权力替代患者做出决定。

医生必须尊重患者的权力,医生应该主动向患者告知各种可行的方案及利弊,并尊重患者的选择。

陆晨曦可以告诉患者吻合器需要额外支付一大笔费用,可以告诉患者我手工吻合的技术不逊色于吻合器。但是,她无权因为个人心理对吻合器的排斥,而向患者隐瞒事实,剥夺患者选择的权力,强行代替患者做选择。

有人也许会说:陆晨曦的选择确实对患者是有利的啊,既保证了患者康复,又帮患者省了一大笔钱。

但问题是:规则和伦理,从来不是为个案制定的。规则和伦理,是为了保护最大多数患者的根本利益,哪怕在个案上可能违背初衷。

知情同意权,是在医患双方知识完全不对等的前提下,对患者权益的一种保护,也是医生绝不可逾越的高压线。

如果我们,允许医生因为善良的动机而剥夺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利。那么,我们又如何避免医生因为不善良的动机而尊重患者的权利?

然后谈谈和学校女处长的冲突。

女处长认为自己有病,而医生认为她没有问题,陆晨曦让患者别再瞎折腾,引发了冲突。然后陆晨曦一怒之下在病历上写患者有精神病,导致自己被投诉。

我相信很多看过这一段的人,都会恨不得冲上去把女处长狠狠抽一记耳光,觉得陆晨曦非常无辜非常冤枉。实则不然。

医生面对的,不是健康人,而是病人。病人这个词,是由两个字组成:“病”和“人”。

在处理“病”方面,陆晨曦没有问题。然而在处理“病人”方面,陆晨曦是严重不成熟的。

你可以说,这个处长患者,有严重的心理问题甚至歇斯底里的倾向。但问题在于,无论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有相当一部分就是有心理问题的。

患者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的归咎于患者素质低下,很多时候,这是患者面对疾病时恐慌和焦虑的正常表现。

比如这位女处长,她事业有成,平时强势霸道,出现咯血症状后,对自己的健康极为焦虑。而邻居因为咯血而被诊断出癌症,更是大大加深了这种焦虑。对于这种患者,如果医生仅仅满足于给患者提供了准确的诊断是不够的,还需要以认真耐心的解释,去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必要时提出一些具体的改变生活习惯的建议。

如果说患者确实难以沟通,也应当尽量缓解患者情绪,至少避免刺激患者情绪。因为这种极度焦虑的患者,是经不起刺激的。

面对这种强势而极度焦虑的患者,陆晨曦使用“瞎折腾”这样的语言,甚至在病历本上给对方下精神病的诊断。这无疑是非常错误的。患者正是在陆晨曦的不当刺激下,由极度焦虑发展成歇斯底里的大爆发。

顺便说一句,在烧伤科,这种患者也不少见,因为孩子被烫了一个小水泡而整个接近崩溃和歇斯底里的家长,我们经常碰到。这种患者需要的不是药物也不是手术,而是精心“话疗”。

最后说说那个咯血的患者。

陆晨曦那句“什么都不懂的病人家属谈何意愿”是所有医生,尤其年青医生的大忌。

往轻里说,这是一种严重的职业傲慢,往重里说,这是严重不尊重患者,严重践踏患者的知情同意权。

很多人觉得陆晨曦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医生,但实则不然,陆晨曦是一位全心全意为疾病服务的医生。

治病,和治病人,是不同的概念。

我当年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有陆晨曦类似的倾向,也因此多次被导师严肃批评。

用导师当年批评我的话说就是:你热爱的是疾病,而不是病人。

很多年貌似敬业的年青医生都存在这样的问题:他们眼中只有疾病,没有病人。他们沉浸于战胜疾病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却忘记了尊重患者和家属的权益和感受。甚至,有时候,为了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他们不惜侵犯患者和家属的合法权益。

我们曾经听说过不少类似的事情:某某患者明明有希望,因为家属拒绝手术,而只能等死。某某患者明明有希望,因为患者不愿继续治疗,而早早离世。

比较典型的,是前几年的朝阳医院孕妇死亡事件,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家属不签字同意,医生就不敢给做手术呢?

很多人认为,术前谈话术前签字是为了保护医生,其实不然,这种措施,是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患者。

除非当事人无法表达意愿又没有指定代理人和亲属,否则,任何的手术都要取得患者或家属获指定代理人的同意。

为什么要做这种规定?很简单,是为了防止医生滥用职权侵害患者利益。

医疗行业与其他行业不同,高高的专业门槛,使得医生和患者在沟通时候,处在一个非常不对等的状态。也正因如此,医生在医患沟通中,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承担主动的知情告知义务。医生赢得充分告知患者手术的必要性,可行性,告知患者可以选择的手术方式,告知患者手术的代价、收益和风险,并由患者或期家属或其指定代理人做出决定。

从伦理上,患者自己、患者直系亲属、患者指定的自己信任的代理人做出的决定,才是对患者最有利的。当然,具体到某些个案,或许并非如此。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个患者因为家属不同意手术而失去生命,那虽然可悲,却只是可悲而已。而如果我们允许医生不经过患者和家属同意就强行给予手术,那将不是可悲,而是可怕,是一场可怕的灾难。

“什么都不懂的病人家属谈何意愿”,这是一种极其极其危险的想法,这样的医生几乎注定会侵犯患者的合法权益,哪怕这种侵犯是出于善良的动机。陆晨曦应该做的,是和庄恕一样,耐心的和患者家属解释和沟通,而不是强势的高高在上的以貌似高大上的理由逼迫家属让步。

综上所述,陆晨曦所谓的“纯粹”,其实是一种不成熟和狂妄。她或许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潜质,但还远远不是一名优秀的甚至合格的外科医生。即使没有扬帆这样的上级,她也终究会被规则和法律无情的淘汰。

作为医生,仅仅懂得医术而不懂得医道的陆晨曦,还需要庄恕这样优秀医生的引导,还需要现实的残酷磨练,才能最终脱胎换骨,修成正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外科风云》陆晨曦是个不合格的医生!